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91例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式分为静脉组(静脉麻醉)189例、静吸复合组(静吸复合麻醉)120例、局部组(脊髓或硬模外麻醉)182例。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临床因素的无复发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各组的生存曲线,采用Cox多因素分析影响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3组患者无复发生存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静脉组与局部组的无复发生存期均高于静吸复合组(均P<0.05),而局部组与静脉组的无复发生存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麻醉方式、既往膀胱肿瘤病史、病理分级、肿瘤数量、肿瘤大小与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时间有关(P<0.05)。Cox多因素分析提示麻醉方式、既往膀胱肿瘤病史、病理分级、肿瘤大小、肿瘤数量是肿瘤复发独立危险因素(P<0.05),采用静吸复合麻醉的患者肿瘤复发的风险均高于静脉麻醉和局部麻醉(P<0.05)。结论:麻醉方式是影响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术后无复发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静吸复合麻醉较局部与静脉麻醉可能增加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后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