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剪接蛋白 HBSP与肝细胞UXT的相互作用及对NF-κB通路的影响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zj0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HBV前基因组RNA(pregenomic RNA,pgRNA)经过特异的剪接并逆转录产生的亚基因组DNA,称为HBV基因组剪接变异体(spliced variants of hepatitis B virus genomes)。基因片段大小为2.2 kb的单剪接型(剪接位点为2447nt-489nt)HBV剪接变异体在所有的HBV剪接变异体中占80%以上,可编码特异性剪接蛋白(Hepatitis B spliced protein,HBSP),并与病毒的持续性感染及致病性相关。本实验室先前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查肝细胞中与HBSP蛋白相互作用的细胞蛋白,获得泛转录表达因子(Ubiquitously expressed transcript protein,UXT),该蛋白包含两个异构体UXT-V1及UXT-V2。本研究在酵母双杂交系统初步筛查的基础上,进一步验证HBSP蛋白与UXT的相互作用,并探讨其生物学意义。本研究第一部分旨在证实HBSP与UXT蛋白间的相互作用。为此,构建了pAcGFP-N1-UXT-V1和pAcGFP-N1-UXT-V2重组质粒(用于激光共聚焦)、进行了免疫共沉淀、激光共聚焦以及哺乳动物细胞双杂交实验,结果证实HBSP蛋白可以和UXT-V1相互作用,而与UXT-V2可能不存在相互作用。本研究的第二部分旨在探讨HBSP是否通过与UXT-V1的相互作用对NF-κB启动子活性产生影响。为此,以NF-κB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载体转染表达HBSP的肝癌细胞株并以TNF-α处理。结果发现HBSP能增强NF-κB启动子活性,且该效应部分是通过与UXT-V1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
其他文献
在获得雌雄两性可育、遗传性状稳定的异源四倍体鲫鲤(AT)群体的基础上,利用雌核发育、雄核发育、性反转、回交和遗传选育等生物学方法我们对四倍体和二倍体鱼进行了遗传改良
蚊虫传播多种疾病,其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嗅觉系统,例如觅食、寻找配偶、选择产卵场所等。蚊虫的嗅觉器官主要为触角和下颚须,其上分布着不同形态的嗅觉感受器。在嗅觉感受器
DRD1(dopamine receptorD1)是多巴胺受体的一种,是由七个跨膜区域(7-GM)组成的G蛋白偶联受体。DRD1广泛分布于神经系统,特别是尾壳核(Cpu),伏隔核(Act),视束(OT),脑皮层(Cx)和杏仁
哺乳动物精子发生的研究已成为当今生殖生物学领域中的一个热点,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目前关于精原干细胞自我更新及分化的分子机制及有关信号通路、生精细胞减数分裂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