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序列对原发直肠癌患者术前分期的评估价值及直肠癌血液微循环在新辅助治疗前后变化。方法:54名原发直肠癌患者术前行MRI检查,其中23名行动态增强检查,对54组平扫图像及23组平扫联合动态增强图像进行TNM分期评估,评估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对肿瘤治疗前(n=18)、治疗后(n=8)、肠壁正常部位(n=18)的增强数据进行测量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增强变化最大斜率及最大增强值差异性,P值取0.05。结果:平扫MRI对直肠癌T分期准确性为64.8%,放化疗前后分别为(73.3%,54.2%),增强后T分期准确性69.6%,放化疗前后分别为(73.3%,62.5%),增强前后N分期准确率分别为(89.4%,95.4%);治疗前后肿瘤区及肠壁正常部位于增强MRI上出现峰值时间点分别为注射对比剂后(100s,300s,300s)。3组15 s-60 s时段斜率最大,分别为(2.37±0.65,2.04±0.75,1.74±0.82)。统计结果为1、3组间统计学差异显著,P=0.01,1、2组与2、3组之间统计学差异均不显著,P值分别为0.31,0.34;3组最大增强值分别为(121.49±31.91,121.00±35.68,103.23±40.55)统计结果为组间差异不显著,1、2组与2、3组及1、3组P值分别为0.72、0.32、0.09。结论:动态增强MRI对直肠癌T分期准确率有提高,但对新辅助治疗后T分期准确性有较大提高,N分期准确率有较大提高,有临床应用价值;新辅助治疗后肿瘤内血液微循环发生改变,血供速度变慢。目的:探讨直肠癌ADC值与病理分化类型及新辅助治疗效果关系。方法:54名原发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治疗前及术前均行直肠MRI检查。30名术后病理分化类型明确的患者,高分化腺癌(n=5)、高-中分化腺癌(n=9)、中分化腺癌(n=13),中低分化腺癌(n=2),低分化腺癌(n=1),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统计前三组病人ADC值,P值取0.05;28名新辅助治疗患者,按治疗效果分为降期组(n=18),未降期组(n=10),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统计两组治疗前ADC值,P值取0.05。结果:高分化腺癌ADC值=1.08±0.126(mm2/s);高-中分化腺癌ADC值=0.966±0.143(mm2/s);中分化腺癌ADC值=0.877±0.087(mm2/s)。高分化腺癌与中分化腺癌两组数据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3,高分化腺癌与高-中分化腺癌两组数值及高-中分化腺癌与中分化腺癌两组数值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但有相同变化趋势,不同病理分化类型直肠癌ADC值有差异;降期组患者治疗前ADC值为0.862±0.113,未降期组患者ADC值为0.909±0.142,P=0.561,大于0.05,降期组患者与未降期组患者治疗前ADC值差异不显著。结论:直肠癌病理分化程度越低,ADC值越低。DWI图像联合ADC值测量可能成为预测直肠癌病理分化程度的无创性的方法;原发直肠癌肿瘤区域ADC值与术前放化疗效果关系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