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二氧化碳对页岩力学性质影响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antait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页岩油气是具有巨大开发潜力的非常规油气藏,由于其低孔隙度、低渗透率以及高含黏土矿物等特征,采用常规钻井及开发方式易发生粘土遇水膨胀、采收率低等问题。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不含水及固相颗粒,已被证明在石油钻井及压裂增产中具有可行性。SC-CO2开发页岩油气藏过程中的井壁稳定、压裂增产及实现二氧化碳地质埋存等是重点研究问题。当SC-CO2与页岩接触后,页岩力学性质变化会对SC-CO2钻井的井壁稳定、压裂工程中的裂纹扩展及CO2的地质埋存评价等产生影响,继而影响页岩油气藏的开发效果。研究SC-CO2与页岩的相互作用对于超临界二氧化碳开发页岩油气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页岩力学参数各向异性特征,通过调整取芯角度钻取不同层理角度的页岩,之后加工为标准圆柱试样,在自制的SC-CO2浸泡测试装置中进行压缩试验,研究SC-CO2浸泡环境中层理倾角(α)对页岩力学性质的影响,并进行氦气浸泡的对比实验。将页岩浸泡于不同条件的SC-CO2环境中,探究SC-CO2对页岩抗拉强度的影响。利用纳米压痕技术从微观尺度研究SC-CO2对页岩力学性质的影响,结合电镜扫描(SEM)、MLA矿物分析、页岩基质和层理面的X射线衍射(XRD)及低温氮气吸附实验等研究SC-CO2对页岩孔隙结构和化学特性的影响,探究SC-CO2对页岩力学性质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页岩的压缩实验中,随层理倾角增加,抗压强度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SC-CO2浸泡后抗压强度降低11 MPa~15 MPa。未浸泡页岩随层理倾角增加,弹性模量逐渐升高,α=0°时,平均值约为26.2 GPa,α=90°时,平均值约为35.2 GPa;SC-CO2浸泡环境中弹性模量整体升高,并随层理倾角的增加,弹性模量逐渐降低,α=0°时,平均值为80.7 GPa,α=90°时,平均值为48.8 GPa。随层理倾角增加,泊松比呈上升趋势,浸泡环境中泊松比增加。未浸泡α=0°的泊松比平均值为0.18,α=90°的泊松比平均值为0.24;浸泡后α=0°的泊松比平均值为0.24,α=90°的泊松比平均值为0.32。氦气浸泡环境中,页岩力学参数介于未浸泡及SC-CO2浸泡值之间。通过比较页岩破坏形态图,发现SC-CO2劣化层理面并改变页岩破坏形态。巴西劈裂实验表明:随SC-CO2浸泡压力、温度和时间增加,页岩抗拉强度降低。α=0°的页岩矿物排列杂乱且孔隙发育较多,α=90°的页岩矿物排列整齐且孔隙发育较少,结果表明页岩弹性参数各向异性由组构决定。SC-CO2浸泡后,页岩部分矿物被溶蚀,MLA和XRD实验结果显示石英含量升高、粘土矿物含量降低;浸泡后,页岩层理面孔隙容积增大19.4%,比表面积降低46.4%,基质孔隙容积增大8.1%,比表面积降低12.2%。纳米压痕结果表明,SC-CO2浸泡降低页岩硬度、弹性模量和断裂韧性。结合所有实验,可以证明层理面的高渗透特性、SC-CO2压力、吸附以及溶蚀作用是SC-CO2改变页岩力学参数的原因。该文章可以SC-CO2钻井的井壁稳定性、SC-CO2的压裂作业等提供数据指导和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稠油资源占全球剩余石油资源的70%以上,稠油生产通常采用注蒸汽的方式,蒸汽温度高达350℃,常规油井水泥环在高温下常发生抗压强度衰退的现象,所以开发出适用于稠油注蒸汽热采井强度要求的胶凝材料体系对稠油安全开采和提高稠油井生产寿命具有重要意义。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实验研究了不同胶凝材料体系在不同温度下的抗压强度,优选出了具有抗高温(350-380℃)强度衰退的胶凝材料体系,并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
南海深水油气钻井工程中,储层微粒运移、堵塞是造成疏松砂岩储层损害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迫切需要探索一种有效控制深水疏松砂岩储层微粒运移损害的新方法。本文结合纳米材料领域最新研究进展,设计实验评价纳米颗粒对储层微粒运移损害的控制效果,探讨储层微粒与吸附纳米颗粒的岩石孔壁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揭示纳米颗粒控制储层微粒运移损害的作用机理。实验优选出适用于深水疏松砂岩储层微粒运移损害控制的纳米储层保护剂,优
纳米流体作为一种新型介质在自身性质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性。本项研究针对砂岩储层特征,研究了纳米流体润湿反转特性、纳米流体渗吸提高采收率机理等关键问题,为纳米流体开采砂岩油藏提供实验理论支持。本文借助接触角测量、毛管渗吸物理模型、纳米颗粒与油相微观相互作用力等实验方法确定合适纳米流体体系并开展纳米流体润湿反转特性及基于原子力显微镜(AFM)的相互作用力微观研究;通过核磁共振(NMR)分析方法、依据岩心
钻井过程中,大量废弃钻井液的处理逐渐成为制约钻井成本的重要因素。据统计,全国油气田每年产生的废弃钻井液多达9.8×10~5吨。废弃钻井液的主要成分是无机盐、重金属离子、油、岩屑以及具有不同程度毒性、难以自然降解的有机处理剂,常规处理方法如直接排放法、就地掩埋法、固化处理法及固液分离法等方法既无法实现废弃钻井液的循环利用,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研究一种低成本、低污染、高循环利用度的废弃钻井液处理技
塔里木盆地中部北坡地区高温高压深层油气钻探工程中,面临高密度水基钻井液长期高温稳定性调控的世界性技术难题,严重制约了塔中北坡地区深层高温高压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进程。因此,迫切需要开展高密度水基钻井液耐高温稳定性调控机理与新方法研究。基于高温高密度水基钻井液性能调控技术难点分析,本文首先重点实验探讨了高温对钻井液中的配浆土、主要处理剂和加重材料等主要组分作用的影响,明确了聚磺钻井液高温稳定性调控的难
深水油气管道中高压、低温的环境条件易导致水合物生成,然而水合物的生成、分解等动力学过程均可能发生颗粒间聚集、阻塞,危及油气生产及输运安全。本文基于微观力学机制及颗粒动力学理论,从实验及仿真研究等角度入手,较为系统地探索了水合物颗粒微观聚集机理。利用自行构建的水合物微观可视化装置和微观粘附力测试装置对水合物的生成和分解规律进行了研究,从微观角度探索了油水分散体系中水合物的生长和分解对分散相聚集的影响
塔里木油田储层具有高温高盐、非均质性强、含水率高和采出程度低的特点。现有调驱体系耐温耐盐性能不足、地层适应性差,难以满足深部调驱提高采收率的技术要求。针对这一难题,本文研究了以耐温耐盐冻胶分散体和高效表面活性剂构筑的非均相调驱体系,探究了非均相调驱体系与地层孔喉间匹配规律,揭示了非均相调驱体系的地层适应性机理,为塔里木油田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室内瓶试法优选耐温耐盐强化HTQ本体冻胶体
低渗油藏油气成藏过程中驱替毛管力控制油水分布,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吸吮毛管力影响油水流动和分布(以亲水储层为例);而且油水过渡带中吸吮毛管力曲线与初始油水饱和度有关,即过渡带中不同高度上毛管力曲线不同,而传统计算只使用初始饱和度下的驱替毛管力曲线,导致低渗透油藏数值模拟动态预测与实际差别较大。因此,正确使用毛管力曲线对低渗油、气田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半渗隔板法,提出了能同时测试驱替、吸吮毛管
泡沫是一种常用的油水井调堵剂,其可以通过叠加的贾敏效应等多种机理起到调整注采剖面、提高原油采收率作用。随着稠油资源的开发受到重视,泡沫流体也被广泛应用于控制蒸汽超覆、汽窜与热水指进,增大蒸汽和热水的波及面积。但是,泡沫仍属于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如何提高泡沫的耐温能力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而其中具有较强耐温性的纳米SiO2颗粒能否进一步增强泡沫的高温稳定性则备受国内外专家学者关注。本文首先通过静态泡沫
在海上高温高压气田开采中,由于高温高压的特殊性质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如机械防砂筛管的冲蚀、腐蚀问题,如何对机械筛管在高温高压下的综合性能进行评价和优选尤其重要。而目前的筛管腐蚀实验多为常温常压下金属材料的挂片腐蚀,评价方法以重量损失为主,腐蚀速度预测模型多为经验预测模型。筛管冲蚀实验多为单点冲蚀,难以模拟井下非均匀入流情况,仅以冲蚀损坏时间进行性能评价,未形成体系化的筛管适应性评价和优选方法。基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