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效能问题正在引起学校管理者和教育研究者的重视,但学校管理效能作为学校效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在学界研究不多。本文尝试界定学校管理效能概念,将学校管理效能定义为:以一定的管理资源投入,最大限度地提供契合学校发展,人们需要的管理成果产出。此定义下的学校管理效能包含三个层次的意义:一是指管理资源的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关系;二是管理具有一定的质量要求;三是管理契合学校发展需求。并从理论上阐述了影响学校管理效能的因素主要为管理决策、管理机构、管理者胜任力、管理手段四个方面。针对高校管理的专业性、学术性、互动性以及管理结果难以评估的特点,以学校管理效能视角来审视当今高校管理现状,认为我国高校管理一直以来存在效能低下的通病,主要表现在高校内部管理机构人员庞杂,管理工作者能力素质参差不齐,管理手段僵化单一,行政权力在高校使用过滥等。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高校的领导体制和管理体制不完善以及缺乏必要的社会环境的支持。本研究认为,唯有深化高校领导及管理体制改革,包括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改革高校领导及管理干部的选拔任用方式,综合设置管理部门以减少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引进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职务分析方法,严格规定高校管理人员的招聘及约束其工作行为,尊重人才的市场价值,科学构建高校内部人事分配管理机制,才能有效提高高校管理效能,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