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劳动者,从而更好地为企业和社会提供生产、技术和服务。职业教育承担着传承职业技能的重要职责,其培养的技能型人才水平代表着中国制造的发展水平。我国的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中职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但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培育较为忽视,而职业精神体现的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是职业理想、职业纪律、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态度等方面的集中体现。由于学校教学与社会实践缺乏有效的结合,致使不少学生走向社会后表现出不适应,社会对学生的表现也不满意。由此导致社会对职校学生存在偏见,甚至对职业教育存在质疑,这将对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本文针对中职学生职业精神培育问题进行研究。绪论部分阐述文章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并对中职学生职业精神培育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提出研究的发展趋势及本文的创新点。接着对本文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作为支撑,从而指出中职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重要意义。接着指出中职学生职业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一是从学校角度提出职业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二是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之后再从社会、学校和学生三个方面分析以上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一是社会方面,通过校企合作促进职业精神的养成。二是学校方面,通过思想政治课教学培育职业精神,包含改进案例教学法以及丰富信息化教学手段。第三,立足专业课,加强职业精神的培育,即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职业精神教育,通过职业技能进行角色模拟。第四,通过班级管理提高中职学生的职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