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的法律地位研究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dy1368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改革开放进程所设立的开发区,其主要目的是营造吸引资本和技术的区域环境,从而推进开发区所在行政区的经济建设,开发区在设立之初就被打下了“过渡性”的烙印。随着开发区大规模的发展,先后出现了企业制治理模式、管委会治理模式和协同式治理模式,而管委会治理模式是我国开发区治理中最基本的、最广泛的模式。无论哪一种治理模式都离不开两个基本的主体——建设开发主体和监督管理主体,在“建设开发——监督管理”的互动关系的变化中,其最终指向的是“经济性分权——行政性分权”的互动关系。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是专门负责开发区内政务管理和经济监督的“机构”,其在实践中有较高的“行政权力”地位,但其法律地位是缺失的,这导致其处境非常“尴尬”。一方面,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并没有被列在行政组织的序列中;另一方面,在现有的法律法规体系中也没有对其性质、地位等作出明确的规定。实际上不是一级政府,又不是法律或法规授权的组织,也不是政府的派出机关。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的法律地位缺失引发了一系列问题,直接导致其行政主体资格不明确,职权界限模糊,管理体制错位等,这又导致了行政相对人在受到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侵权时无法得到有效的救济。要解决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法律地位的问题,首先要在观念上明确设立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时,就将其定位于“过渡性”。再进一步分类型地梳理了开管委定位的理论进路:企业制治理模式的理论进路是社会性企业理论,管委会治理模式的理论进路是行政主体理论,而协同式治理模式的理论进路是城市政体理论。当然,还要分阶段地弄清楚开管委的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在开发区建设期间比较式适合将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定位于派出机关,而在开发区建成之后可通过将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转化为经济实体,作为私主体看待,或者将开管委升格为一级政府,作为公主体对待,这都是解决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法律地位的思路。当然,无论如何开管委的法律定位必须回归到“法定”上来,必须通过修改组织法确立其法律地位,建议制定开发区建设管理法。
其他文献
介绍了多功能建筑节能柔性装饰材料楼饰贴(软瓷)的组成、制备、性能、施工与应用。
本文从90后的成长背景入手,通过文献,调查观察等方法,归纳出90后员工的共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管理策略,以期能为企业对90后员工进行有效管理的作用。
在了解水体存在氨氮超标的基础上,分析了水中氨氮的来源及氨氮危害,对比了水环境监测领域氨氮的分析方法,介绍了目前常用的水中氨氮处理工艺,从而有利于人们从根源上认识氨氮
网络直播平台色情行为不仅突破既有前置性规范的治理边界,也给现有刑事规范的调整带来"不适"。有必要借鉴域外经验,协调自由保障与行为规制、网络发展与法益保护的关系,发挥
通过文字、图片,从技术细节、电磁兼容、保障性、工艺性等方面,分析讨论了某型电视制导光学舱的设计理念。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表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表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的自觉运用和发展,是中国特
水利工程是系统性工程,涉及的专业技术较多,施工难度较大,施工工期随着难度增加,这就给水利项目的施工控制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另外,水利项目施工管控是保证水利工程施工质量
目的分析研讨口服补液盐联合蒙脱石混悬液治疗小儿腹泻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小儿腹泻疾病者中,抽取80例患儿纳入到讨
简要介绍了中国画的特点及其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两种主要形式,对中国画在室内设计中的装饰作用进行了分析,着重阐述了中国画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运用技巧和表现手法,以期指导
园林绿化工程的实施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善环境,利用绿地构造、景观环境和园林植物来对生态城市空间进行构建,从而营造出适宜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环境。要想能够更好地对园林绿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