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品系杜氏藻的生理生化和系统发育研究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yun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杜氏藻(Dunaliella)是一种嗜盐的单细胞微藻,常见于海洋、盐湖等无机盐含量较高的水体当中,是目前已报道的具有较强耐盐性的真核生物,其细胞形态、生理和生化指标依据周围环境进行变化。杜氏盐藻现已被工业化产业大量应用,可以用于规模化生产β-胡萝卡素、油脂、藻多糖以及固醇类化合物等活性物质。本研究对20株品系不同的杜氏藻进行形态、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在此基础上,形态学联合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杜氏藻属进行鉴定。本研究综合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对20株不同品系的杜氏藻资源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杜氏藻形态观察及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结果显示:杜氏藻均为单细胞,具有1~2条顶生鞭毛,色素体杯状,近基部有一个较大蛋白核,少数具眼点,无纤维素细胞壁,形状为梨形、椭圆形、长颈形等。D13藻株体型最大,D4与D14体型最小,杜氏藻体型与其生化指标无明显相关性。D6生长能力最强,可用于杜氏藻的大规模生产;D18耐盐能力最强,可用作藻类耐盐基因的进一步挖掘;D1与D11的β-胡萝卜素积累能力最强,可用于工业生产β-胡萝卜素;D18油脂积累能力最强,可用于生物柴油的深入研究;D8的3-磷酸甘油磷酸酶活性最强,可用于杜氏藻属细胞酶运行机制的研究。2.杜氏藻分子系统发育结果显示:替换矩阵的极大似然估计值中,G与A、胸T与C之间的替换率值均较高,从杜氏藻的基因组水平上看,杜氏藻的基因进化过程中,G-A、C-T替换显著。杜氏藻基因遗传距离数值则显示各个藻株之间的遗传距离较近。ITS和COX2-3序列的系统进化结果显示,杜氏藻种间均可划分为两大分支,两大基因构建的进化树的结果相似度较高。在第一大分支中,D1、D2、D3、D4、D9和D10聚为一支(ITS支持率为:100/0.51/100;COX2-3支持率为:99/-/77),在第二大分支中,D11、D15和D18聚为一支(ITS支持率为:100/1/100;COX2-3支持率为:89/1/65)。作为一类高附加值工业微藻,目前杜氏藻资源的发掘与利用十分必要。本文的研究结果不仅对不同杜氏藻资源形态、生理及遗传特征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而且为特色藻株的挖掘,耐盐藻类资源的深入挖掘与利用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指在头部遭受到直线加/减或(和)旋转性暴力时,脑组织之间由于质量不同及运动速度不一而产生的压缩、伸展和剪切应力,导致的以神经轴索断裂为主要特征的广泛性脑白质损伤。髓鞘损伤可能是白质损伤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伴有神经胶质细胞群的复杂反应。本研究拟探讨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后胶质细胞的反应性变化规律及其与轴索继发损伤的相互关系。60只SD成
目的:应激是机体在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全身性非特异性适应反应。目前的研究提示过度的应激会造成机体心理、生理及代谢功能等多方面的改变。本研究是结合法医学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而设计的,法医学检案中时有遭受重大精神打击的当事人或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发生死亡的案例,在排除所有其他死因的前提下,有部分学者认为属应激性死亡,但目前尚缺少足够的基础研究依据。众所周知应激反应首先引
背景基于分子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可以用于区分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各种亚型,DLBCL典型的免疫表型表达为CD20+,CD45+和CD3-,以及一些推荐的补充监测标记用于帮助确定肿瘤细胞来源和初步判断预后。众所周知,CD5是所有T细胞表面标志物,很少在DLBCL中表达。日本有关研究指出CD5阳性亚型与不良预后有关,而目前中国患者中尚缺乏对于原发CD5+DLBCL的大规模样本研究。方法
随着个人无线终端设备的推广,越来越多的基于无线通信协的多模式射频系统被集成在一个设备中,对射频系统提出了集成度提高、功耗和面积减少、可靠性增加等要求。传统上,解决
目的:建立基于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的改良序贯法评估发热新生儿,并将其与实验室评分进行比较,评估改良序贯法在发热新生儿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入住新生儿病房的230例发热新生儿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改良序贯法对研究样本进行准确性分析,并比较改良序贯法与实验室评分对发热新生儿病情评估的准确性。结果:230例既往无疾病史的足月发热新生儿中112例(48.7%)被诊断为败血症,按
比较是日常生活中人们认识新事物经常使用的一种重要手段,是指通过比较两个事物之间的共同点或不同点来更好地了解新事物的过程。这种比较手段通过语言来表示就是比较句。比较句是每个语言中都普遍存在的一种语法范畴,而各个语言中的比较句既有共性、又存在个性。对比各语言间比较句的异同对二语学习者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韩语近似比较句和汉语近似比较句系统的对比分析,以期达到揭示两种语言的近似比较句在形态、
目的:分析胸段食管癌患者术后淋巴结转移度(LNR)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及其与术后失败模式的关系,同时分析淋巴结转移度与术后辅助治疗模式对生存的影响,为筛选术后辅助治疗患者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从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外科接受经左胸或右胸入路的胸腹两野淋巴结清扫术的胸段食管癌患者141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全组患者的预后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淋巴结转移度与传统预后影响
背景研究在ASS1(argininosuccinate synthetase 1)缺乏的消化道肿瘤中,新型精氨酸脱亚胺酶包合物ADTHL及ADTSL的生物学功能及相关机制,为消化道肿瘤的治疗及预后提供新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通过半定量PCR,分别检测了ASS1在肿瘤细胞及组织中的表达;运用CCK8、AOEB、流式、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等实验,分别检测ADTHL及ADTSL对增殖、周期和凋亡的作用;最后
目的探究荭草苷对APP/PS1转基因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动物分为3组:7月龄的转基因模型组(Tg)和荭草苷处理转基因组(Tg+Ori)各8只,8只同月龄的野生型C57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NT)。Tg+Ori组连续30天每天腹腔注射荭草苷(10 mg/kg),NT和Tg组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水迷宫试验检测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小鼠脑内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数字式生物检测方法由于灵敏度高、能实现目标分子的绝对计数,近年来成为体外诊断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目前的数字式生物检测方法(数字PCR和数字ELISA)主要通过物理隔离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