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室于2002年用具有明显育性转换特征的水稻温敏核雄性不育系Tb7S为材料,通过抑制性削减杂交(SuppressionSubtractiveHybridization,SSH)技术筛选减数分裂期的Tb7S幼穗在高温可育和低温不育条件下的差异表达cDNA片段。经SSH富集cDNA片段构建了两个cDNA质粒文库,即Tb7S可育幼穗和不育幼穗的cDNA消减文库。并从可育幼穗cDNA消减文库随机挑取39克隆进行测序,但没有进行ReverseNorthernDot-blot鉴定。
本研究选取上述39个克隆中的37个克隆进行ReverseNorthernDot-blot鉴定,剔除假阳性后,共获得11个差异较明显的阳性克隆。
根据ReverseNorthernDot-blot鉴定的结果,选取差异表达最明显的基因作为转化水稻的目的基因。将选取基因的序列在水稻全长cDNA数据库进行比对,选取与其他水稻基因连续相同的碱基数不超过21个的一段序列作为RNAi干涉片段,并根据这段序列设计RNAi引物,克隆这些基因和RNAi片段。测序表明,已经成功克隆到RNAi片段RiOs243、RiOs183、RiOs371.、RiOs408和基因Os348、Os371、Os183。
选用pTCK303作为实施RNA干涉和过表达策略的植物表达载体,将RNAi片段进行两次酶切连接,分两次连接到载体中,第一次正向连入,第二次反向连入,构建成RNAi植物表达载体pTCK303-RiOs243、pTCK303-RiOs183、pTCK303-RiOs371、pTCK303-RiOs408。将基因Os348、Os371、Os183进行一次酶切连接,连入过表达载体中,构建成过表达载体pTCK303-Os348、pTCK303-Os371.、pTCK303-Os183。
构建完成的RNAi和过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方法转化水稻,经共培养、选择培养、分化培养后得到6株pTCK303-Os371载体转化的T0代植株。提取转化植株的DNA,进行PCR检测,4株扩增出目的条带,结果证明基因Os371已经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