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隧道的建设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地质灾害对隧道的施工安全、以及建成后的运营带来很大影响,其中地下水对隧道的影响非常大,还有可能引发其它一系列地质灾害发生,如涌突水、突泥、地面沉降、塌陷等等,其中尤以涌突水最为普遍和严重。所以,为了减少这些灾害的发生,有必要掌握隧址研究区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溶发育特征、含水岩组富水特征、以及水文地质特征,进而对隧道在开挖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涌水量进行分析计算,以此来尽量避免在施工时灾害对施工人员所带来的安全隐患,以及减少在运营期间可能突发的地质灾害对人类财产安全所带来的威胁。本文以兰海高速公路重庆至遵义扩容工程段桐梓隧道为依托工程,查明隧址区工程地质条件,综合分析隧址区地质构造、岩溶发育特征、含水岩组富水特征、地下水的补排径特征、地下水动态和埋深、以及地下水分布规律与地下河系统,提出桐梓隧道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及水文地质单元划分,在此基础上,运用FLAC3D模拟软件建立该隧址研究区的水文地质数值模型,对桐梓隧道各个水文单元进行涌水量的预测。还采用了大气降水入渗法和地下水径流模数法对隧道的涌水量进行预测,再结合隧道已开挖段的实际监测数据,与数值模拟的预测结果进行了相互对比检验,综合分析了隧道的涌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