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桩偏斜事故出现频率有上升趋势。特别是近年来,基坑开挖、堆载、路堤荷载等原因产生的倾斜桩日益增多,这类桩常常伴有土体的水平向变形,即桩周土侧向位移。到目前为止,对倾斜桩承载机理的研究还不深入,特别是对有桩周土侧向位移倾斜桩的承载机理还处于空白阶段,工程实践中对有桩周土侧向位移的倾斜桩加固常借用竖直桩的加固方法,这显然不能合理反映倾斜桩的实际工作性状,导致倾斜桩加固或设计保守,浪费严重;或重视不够,补救方法不当,埋下工程隐患。因此,通过对倾斜桩和竖直桩在竖向承载性能和荷载传递规律的差别开展研究,进而为倾斜桩加固提供技术支持,减少由于加固方案保守而造成资源浪费、或消除由于加固措施不到位而留下安全隐患,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首先通过模型实验研究了竖向荷载作用下无桩周土侧向位移和有桩周土侧向位移的三种倾斜率桩的竖向承载变形性状,并与相应竖直桩进行了对比。可以得出,对于粉土土质条件的桩身整体倾斜的桩,当桩身倾斜率小于2%时,相同情况下,倾斜桩的桩顶竖向位移和端阻比基本不变;当倾斜率大于4%时,倾斜桩竖向沉降和端阻比不再是判定其承载力的决定因素,水平位移逐渐成为关键因素。倾斜桩在极限荷载作用下桩倾斜一侧和背离一侧最大弯矩的桩身位置与桩倾斜率无关,且随着桩倾斜率的增大,桩身最大弯矩的绝对值逐渐增大。在模型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分析重点研究了桩周土侧向位移大小、桩周土侧向位移作用范围对倾斜桩竖向承载变形性状及荷载传递机理的影响,并与相应竖直桩进行了对比。可以得出,对于粉土土质条件和桩身整体倾斜的桩,随着桩周土侧向位移大小和竖向作用范围的逐渐增大,桩顶竖向位移和水平位移逐渐增大。倾斜桩土压力递减较快范围与桩倾斜率无关,土压力递减较快范围为桩倾斜一侧5d和桩背离一侧5d。当倾斜率小于2%时,桩侧摩阻力沿桩身分布情况类似于竖直桩;当倾斜率大于2%时,桩顶以下0~7d范围内,随着倾斜率的增大,相同位置处桩侧平均摩阻力逐渐增大;桩顶以下7d~40d范围内,随着倾斜率的增大,相同位置处桩侧平均摩阻力基本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