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金门的社会变迁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bgm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门是僻处福建东南一隅的海岛,与厦门一水相隔。一直以来,金厦经济往来频繁,明清金门经济与厦门之间有着无法剥离的关系。在这一时期,金门代表性的财富来源包括经由厦门经商国内外、移民海外两种方式。从明代中期开始,金厦便逐渐成为华侨出洋的门户之一,而厦门、金门的近代化发展更与持续不断的海外移民关系甚大。   在文化上,金门书院的兴盛与衰落,与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关,通过对书院历史的研究,我们亦可从中领会到金门社会文化变迁的基本脉络。康熙年间,有浯江书院之建置。通过对该书院设置的背景及沿革,书院之管理、经费、宗旨、修业,及所附祠祀等问题的考察,我们得以窥见这一历史时期金门文化发展之一斑。   在政治上,由于金门地理位置较为特殊,拥有得天独厚的海上交通条件,不但是商家海上贸易的要地,也常常招来兵家的激烈争夺。这种激烈争夺,既包括海盗、倭寇之侵扰,又有战争造成的惨祸。明代中期以降,福建沿海地区遭到了“海贼”、“倭寇”的不断侵扰。而明郑与清廷的对抗,进一步破坏了金门的社会。尤其是在康熙二年(癸卯年,1663年)十月,清军第一次攻陷金门,金门遭受历史上最惨重的一次劫难,金门各姓的族谱多少记载了此一空前浩劫的流离情形。紧随癸卯之变,在清廷严格的迁界令下,金门百姓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叫苦连天。  
其他文献
学术界关于徽州宗族研究的成果很多,但具体到对宗族管理人员的研究则比较少见,少数的几篇也是对宗族管理者中最引人注目的“族长”一职进行研究,侧重点也偏于总结族长权力。  
期刊
期刊
对湘煤洁净煤公司的煤样做了定性分析.通过研究原煤多峰级配、原煤和煤泥级配制浆试验,得出原煤粒度(120~60目、200~120目、320~200目、-320目)的最佳级配为10∶10∶70∶10,制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