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共建共治共享理念,为新时代的城市社区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这一社会治理目标是对“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社会治理体制的深化。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化以及人民民主意识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代化城市的发展需要,以政府为主导的单一主体治理模式的时代也已经不复存在。随着“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重大命题的提出,城市社区的管理模式也需要从“社区管理”转向“社区治理”。积极推动党政组织、居民委员会、企事业单位、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居民等多元主体之间相互协作,共同致力于社区公共事务的管理与公共服务的提供,实现城市社区治理水平的提高,已经成为城市社区发展与治理之必然趋势。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对我国城市社区多元协同治理的已有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以治理理论、协同治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为理论支撑,对我国城市社区多元协同治理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第二,结合理论和调查分析,总结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多元协同治理已经取得的成绩,但也存在着居民有效参与度低、社区权力结构失衡、社区社会组织发展不充分、多元主体协同效能不高等问题;第三,从城市社区多元主体协同的体系不完善、多元主体参与力量不足、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保障机制不健全三个角度对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第四,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从完善多元协同治理的社区自治机制、完善多元协同治理的动力机制、完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保障机制等三个方面对实现城市社区多元协同治理机制提出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