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出土六朝人物俑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5466092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俑是中国古代明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墓葬中出土的俑和其他陪葬品一样,负载了古代社会的各种信息,可以直观的反映当时的社会风俗、舆服制度、经济发展、文化艺术等。本文以南京地区六朝时期的人物俑为研究对象。根据人物俑文化面貌的不同,在分类的基础上把六朝人物俑分为孙吴西晋、东晋早期、东晋后期至南朝刘宋时期、南朝中后期这四个阶段。反映了人物俑的发展过程和演变脉络。人物俑在不同的时期,由于朝代的更替、外来文化因素的传入、自身文化的变化等多种原因的影响,在造型和风格上发生着变化。孙吴西晋时期,是青瓷俑流行时期。东晋前期,青瓷俑绝迹,陶俑开始流行。东晋后期至南朝初期,陶俑更加发展。经过吴、西晋、东晋、南朝不断的发展,人物俑的数量不断增多,品种日益多样化,塑造工艺日益成熟,风格极富个性,形态更加逼真,制作日益精巧。六朝人物俑塑造的形象多是静态的。这种以静传神的风格,可以说是六朝人物俑的一个鲜明的艺术特点。这一时期制作工艺已经很纯熟,造型和对细部的刻画以及对线条的掌握都达到了运用自如的程度,为隋唐人物俑艺术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人物俑对六朝服饰的研究是活的标本。服饰文化是一个时期重要的文化标识,六朝服饰风尚是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民族融合的鲜明产物,是时代、社会和文化相互作用的结果。虽然六朝的服饰是在继承秦汉服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通过对人物俑的研究,可以看出,六朝的服饰在很多方面有了重大的改变。自然、飘逸、洒脱成了定格六朝服饰风格的最好语言。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睡眠中发作性症状的临床特征及脑电图特征以及与睡眠分期的关系。方法纳入门诊患者30例,均接受24 h视频录像脑电图监测,对睡眠中监测捕捉到的106次发作性症状进行脑
<正>发展核桃林下经济栽培可使造林经济效益更大化,核桃林下间作主要包括林药模式、林菌模式和林农模式。1林药模式核桃苗栽植行株距5 m×4 m,每亩栽33株,预留营养带1.5 m,其
阐述海口有线电视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案 ,并介绍了系统的功能及对网络、用户管理方面的帮助。
<正> 国际柑桔学术研讨会(International Citrus Symposium)于1990年11月5—8日在广州召开。此次会议由华南植物研究所和广州国际科技会议中心合作承办,其主要目的是探讨国际
随着国际化的推进,国人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期望值提高,而就目前来看,我国高校英语口语的现状却不容乐观,笔者试图从中找出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并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借
随着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服务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越来越突出,所占的比重日益上升,服务贸易出口开始在世界出口贸易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未来服务贸易领域的竞争势必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心理干预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
目的:考察心脏瓣膜替换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在体外循环停跳液中使用心肌肽素的安全性及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心脏瓣膜替换术患者44例(瓣膜替换组,又随机
阐述了Matlab的功能与特点,对Matlab仿真技术在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并通过具体的教学实例说明了该教学方法在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上的优势,验证了Matl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