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MIM181500)是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以及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精神疾病。该疾病是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在全世界各个人群中普遍存在,发病率均在1%左右。利培酮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线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临床治疗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病人在服药后没有效果或效果不很明显。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药物反应的个体差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本论文第一部分,我们进行精神分裂症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选用经利培酮治疗八周后的中国汉族精神分裂症样本,利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定利培酮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研究了CYP2D6、HTT、HT1A三个基因中功能性的多态性位点与利培酮治疗疗效、血浆中利培酮代谢率的相关关系。发现了CYP2D6的C188T多态性与血浆中利培酮的代谢率有关;HTT的2个多态性与BPRS减分率的改善有关;HT1A的-1019 C/G多态性与利培酮治疗后PANSS阴性症状减分率有关。高血压是人类常见的复杂疾病之一,影响20-30%的人口。目前公认高血压与自律神经活性的调节有关,但具体的机制仍不清楚,可能是若干个系统(信号通路)共同作用的结果。高血压的候选基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几个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上皮细胞钠通道、儿茶酚胺/肾上腺素、肾血管舒缓素-激肽等几个主要系统中。近来很多证据显示NPY基因与血压有一定的关系。在本论文的第二部分中,我们系统了研究了NPY1R(Neuropeptide Y1 receptor)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从中选出两个高频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在双胞胎对和血压极值这两个独立样本中进行分型。发现这其中的3’-UTR多态性位点与多种自律神经活性相关;又发现启动子多态性位点及3’-UTR位点与血压值显著相关。随后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显示,这两个多态性位点均会影响报告基因的表达量,进一步暗示了这两个多态性位点均为功能性位点。对3’-UTR区的多态性位点进行MicroRNA靶位点预测,结果显示此多态位点位于hsa-miR-511的结合序列内部,不同的等位基因会造成3’-UTR mRNA与hsa-miR-511在结合的构象及能量上均有差异。提示我们,也许3’-UTR区域不同的等位基因会影响hsa-miR-511的结合,从而影响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血压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