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图像系统是地理教材结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图像系统的功能逐渐多样化和综合化,其教育功能也越来越得到广大教育实践者的认可,并作用于地理课堂。如何最高效地发挥地理图像的教育功能,需要我们更多的实践与反思。本文从行动研究的角度,针对高中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阶段、认知能力及情感需求等因素考虑,对如何科学运用图像并有效作用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展开一系列行动,包括行动计划、实施、观察和反思,并通过持续有梯度的地理课堂实践过程中总结归纳出高中地理课堂图像教学的普遍规律,从而有效图像教学。高中地理课堂图像教学行动计划,是针对高中生在具体学习阶段普遍面临的地理图像问题提出的有意识的教学设想和打算。行动计划主要包括研究课题、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目标、研究条件和研究进度等。研究计划制定后,研究者就要开始有意识、有步骤地组织学生按计划进行课堂实施。课堂实施中包括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参与,还需要组织县教研室教师的听课评课活动。课堂实施后,研究者需要有策略地收集行动过程的相关资料(学生观察记录、学生课后反馈、学生访谈记录、教师听评课记录、教师反思记录),资料的收集过程是研究者对自身及行动的实际状况的全面观察。最后,结合课堂活动和搜集的相关资料对行动研究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判断和评价,寻求行动的合理性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原有的研究问题、研究计划和下一步计划作出修改,再进行下一轮实施、观察和反思,经过反复循环实现有效教学。行动研究通过设计—实施—访谈—反思—再设计—再实施—再访谈—再反思的循环行动过程,使图像教学经验和图像教学理论接受实践的检验、修正、补充和证伪,从而真正指导教学。通过高中不同阶段地理课堂图像教学的行动案例,我们认识到图像教学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引导学生感知图像;培养学生图像技能;实现图文互换。同时,我们也可以见证到教师和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教学成长和地理课堂的可持续发展。行动研究以实践性和反思性为主要特征,符合中小学教师研究的特点,有利于教师教研科研一体化发展。从对图像教学现状的反思再回到图像教学规律的反思,“反思”一直贯穿始终。教学活动的反思,不仅加强了教师的反思性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也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和主体地位的显现,帮助学生形成反思性学习的习惯和自觉,从而实现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