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 慢性心衰病人存在胰岛素抵抗(IR)这一现象已得到了证实,近年又不断有学者报道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存在IR的同时有瘦素水平的升高。瘦素通过不同形式的瘦素受体来发挥生理功能。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瘦素水平升高时是否同时存在瘦素受体水平的降低,即是否也存在瘦素抵抗。为研究此问题,本次试验检测慢性心衰病人循环中可溶性瘦素受体的水平,以明确瘦素以及各种相关因素在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随机选择2002年5月-2003年10月于沈阳市二院临床住院和门诊确诊的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50例,平均年龄(59.6±2.8)岁,心功能分级(NYHA)<Ⅳ级,均为扩张性心肌病或缺血性心脏病的病人。所有CHF病人均有慢性心衰的临床、放射线及心脏超声的指征,左室射血分数(LVEF)≤60%。排除原发性的心脏辦膜病,未控制的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严重心肾功能不良者及限制骨骼肌运动的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入选病人按其氧耗峰值分为两个亚组,即中等运动能力下降组和运动能力严重下降组。 对照组选择10例年龄相匹配的病人,年龄(61±4.3)岁,无心力衰竭,可以有不典型胸痛,但排除冠状动脉疾病。经体检、血常规、生化检查、ECG、胸片、心脏超声证明为正常。既往无相关病史,并且在研究期间没有服药。 2.运动试验和呼吸功能 运动试验在一辆直立的电动自行车上进行,运动负荷由25w开始,此后每3分钟增加25w的负荷,至不能耐受为止。呼吸的气体交换数值在运动试验进行中连续检测,得出氧耗峰值。 3.指标的测定 所有人选对象,清晨空腹采肘静脉血离心、取血清,一70℃储存,检测可溶性瘦素受体、胰岛素、葡萄糖、血脂等生化指标,胰岛素敏感指数(151)为〔一玩(FPG xl,玲)〕,同时测量身高、体重、计算BMI,并进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 4.可溶性瘦素受体的测定 采用配体免疫功能法测定血清可溶性瘦素受体水平。试剂由美国Bio-logical公司提供。测定时被检血清在室温下自然解冻,用碳酸盐缓冲液按稀释倍数1:500稀释可溶性瘦素受体抗体I舀,然后将其加人微效价板中。将10微升浓度在6 .25一loon扩血的重组瘦素受体标准液及血清样品加人滴定孔中在4℃下放置24小时。在各反应孔中分别加人100微升的停止液来终止颜色反应,将分光光度剂调至450lun对反应板进行吸光分析。这种测定法可检测出的可溶性瘦素受体的最低值小于Zn岁血。 5.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均数士标准差表示,所有数据均输人计算机,应用sPss n .5 forWindows软件包作软件处理,两组间数据比较作t检验,血清参数之间的联系用线性相关分析检测,P值<0 .05视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CHF组与对照组相比sLPR值明显升高: CHF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空腹血浆胰岛素(FPS)、血清可溶性瘦素受体(sLPR)水平增高;左室射血分数(LvEF)、最大氧耗量(MVO:)、胰岛素敏感指数(151)降低,有显著差异。而空腹血糖(FPG)、体重指数(BMI)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2.sLPR值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CHF患者根究他们的氧耗峰值(MVO:)分为两个亚组(A组为> 14mF而n. kg,B组蕊14n少min.kg)。A组为中等运动能力下降组,B组为运动能力严重下降组,两组比较,MVOZ值、151、sLPR及病史均有显著差异,A组患者的MVO:、151高于B组,B组患者的病史明显比A组患者的长;SLpR值A组低于B组。LVEF值在两组中无明显不同,两组用药无明显不同。 3.CHF组血清可溶性瘦素受体水平与151、MV02呈负相关,与FPS呈正相关。讨论 研究证实CHF病人中存在瘦素水平的升高,而瘦素受体的水平如何变化则鲜有报道。瘦素通过瘦素受体发挥生理功能,而可溶性瘦素受体是瘦素在血液循环中主要的结合蛋白。发生瘦素抵抗时瘦素水平升高,瘦素受体水平下降;而瘦素受体表达增加时则可加强瘦素分解代谢的生理作用。故循环中可溶性瘦素受体水平的高低更能直接反应瘦素所发挥的生理作用。 我们研究发现在CHF病情发展过程中瘦素参与了代谢异常的发生,导致了慢性心衰病人分解综合征的发生。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HF病人的sLPR水平明显升高,而sLPR水平与151、MvOZ呈负相关等现象提示在C哪病人瘦素参与了分解代谢状态的发展,其可溶性受体水平的升高说明CHF病人发生分解综合征时,其周围组织对瘦素的生理作用的敏感性增加。 同时,我们发现sLPR水平与CHF病人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表现在CHF组中运动能力严重下降组(B组)病人的sLPR水平显著高于中度运动能力下降组(A组)病人及健康对照组。这说明瘦素的生理作用的加强促进了慢性心力衰竭病情的发展。 慢性心衰病人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异常改变造成了分解代谢/合成代谢的失衡,导致慢性心衰病人分解代谢占优势,这其中瘦素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随着疾病的进展表现出脂肪组织的减少及骨骼肌的萎缩,这个过程被称为心源性心衰且已被证实可以独立地预测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