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IK逆转卵巢癌耐药细胞SKOV3/DDP多药耐药的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zhang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以铂类药物为主的化疗是目前卵巢癌最常用的临床治疗方案,但是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的出现往往影响卵巢癌的化疗效果,DC-CIK疗法是过继性细胞免疫疗法(adoptive cellular immunotherapy,ACI)之一,有研究表明DC-CIK不仅对血液肿瘤和多种实体肿瘤细胞有杀伤作用,还可以增加肿瘤耐药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下调耐药基因MDR1的表达。本研究通过体外培养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作用于卵巢癌耐药细胞株SKOV3/DDP,观察DC-CIK对SKOV3/DDP细胞的逆转耐药作用及对耐药基因MDR1表达量的影响。方法:1采集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在体外用重组人干扰素-γ(Recombinant Human interferon-γ,rhIFN-γ)、CD3单克隆抗体(CD3 monoclonal antibody,CD3McAb)、重组人白介素-2(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e-2,rhIL-2)、重组人白介素-1α(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e-1α,rhIL-1α)作用下诱导非贴壁细胞成CIK细胞,用重组人白介素-4(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e-4,rhIL-4)、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macrophage CSF,rhGM-CSF)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作用下诱导培养贴壁细胞成DC细胞。将DC与CIK细胞共培养后,利用相差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并采用流式细胞技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CIK细胞的免疫表型CD3+CD56+及DC细胞免疫表型CD83+、CD86+的表达情况。2采用CCK法分别检测CIK细胞和DC-CIK细胞在效靶比为2.5:1、5:1、10:1、20:1、40:1时对SKOV3/DDP细胞24h的抑制率,计算出CIK细胞及DC-CIK细胞对SKOV3/DDP作用24h后的非细胞毒性浓度IC10。3采用CCK法检测顺铂对不同组靶细胞SKOV3/DDP的抑制作用,设顺铂浓度为1 ug/ml、2 ug/ml、4 ug/ml、8 ug/ml、16 ug/ml、32 ug/ml,靶细胞skov3/ddp分为3组,对照组为skov3/ddp组,实验组1为经非细胞毒性浓度ic10的cik干预后的skov3/ddp细胞组(skov3/ddp+cik),实验组2为经非细胞毒性浓度ic10的dc-cik干预后的skov3/ddp细胞组(skov3/ddp+dc-cik),计算顺铂对各组skov3/ddp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以判断cik和dc-cik细胞能否增加耐药细胞株skov3/ddp对顺铂的敏感性。4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skov3细胞组、skov3/ddp细胞组、skov3/ddp+cik细胞组、skov3/ddp+dc-cik细胞组的耐药基因mdr1表达量的变化。结果:1成功分离出pbmc并诱导培养出成熟dc及cik细胞,于相差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cik细胞大量扩增,部分细胞呈集落样生长,dc细胞呈现出成熟dc细胞典型的毛刺样突起。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出dc细胞表面有(55.66±5.13)%表达成熟dc特异性表面标志cd83+,有(91.70±3.09)%表达cd86+,cik细胞的cd3+cd56+双阳性率达(56.63±6.21)%,提示大部分dc及cik已成熟;2在效靶比为2.5:1、5:1、10:1、20:1、40:1作用下,cik细胞对卵巢癌耐药株skov3/ddp24h的抑制率分别为(4.33±0.31)%、(8.03±0.57)%、(15.60±0.79)%、(22.14±0.61)%、(38.60±0.40)%,dc-cik细胞对skov3/ddp的抑制率分别为(5.30±0.26)%、(9.97±0.31)%、(19.67±0.47)%、(32.20±0.58)%、(49.40±0.28)%,结果显示随着效靶比的增加,cik细胞及dc-cik细胞对skov3/ddp的杀伤力逐渐增强,两组在2.5:1、5:1时抑制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0:1、20:1、40:1时抑制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同一效靶比下,同源的dc-cik细胞比cik细胞的杀伤作用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线性回归计算出cik和dc-cik对skov3/ddp的ic10分别为7.68:1和5.75:1,根据文献,研究某方法或药物逆耐药作用时一般选取略小于ic10的剂量,因此本实验选取cik细胞及dc-cik细胞对skov3/ddp作用的效靶比为5:1;3cck法检测顺铂对不同组skov3/ddp细胞的抑制作用,cik及dc-cik细胞效靶比为5:1,联合作用于skov3/ddp细胞24h后,算得顺铂对SKOV3/DDP细胞的IC50由22.33ug/ml分别降至14.31ug/ml、11.39ug/ml,逆转耐药倍数分别为1.56倍和1.96倍,增加了SKOV3/DDP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4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靶细胞中耐药基因MDR1的表达水平,2-△△Ct法计算相对表达量,以卵巢癌非耐药株SKOV3为对照组,表达量为1,耐药株SKOV3/DDP的MDR1呈高表达,表达量为(21.498±3.744),经过CIK细胞及DC-CIK细胞作用后,MDR1表达量均下降,分别为(11.248±3.806)、(7.554±1.821),SKOV3/DDP+DC-CIK细胞组MDR1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健康人外周血来源的PBMC经过相应的细胞因子诱导及培养后,可以获得成熟DC细胞和大量增殖的CIK细胞,选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免疫表型,鉴定CIK细胞及DC细胞方法简单、可靠。2 CIK细胞及DC-CIK细胞对卵巢癌耐药细胞株SKOV3/DDP均有杀伤作用,并且在一定范围内,效靶比越大,效应细胞的杀伤力越大;同一效靶比下,与DC共培养后的DC-CIK细胞比CIK细胞杀伤作用更强,DC细胞可以协同增加CIK细胞的杀伤作用。3 CIK和DC-CIK细胞均可以提高卵巢癌耐药细胞株SKOV3/DDP对顺铂的敏感性,部分逆转其耐药作用,均可以下调SKOV3/DDP细胞的耐药基因MDR1,且DC-CIK细胞逆转作用较CIK细胞更强。
其他文献
  检察权的性质、检察机关职能的定位是与检察权配置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问题。通过对检察权性质的各种争议观点的评析以及世界各国检察制度发展变迁的历史考察,认
期刊
为了研究柱塞泵十字头的疲劳强度,在有限元的基础上,根据古德曼法和应力寿命法对十字头进行了疲劳强度分析,经十字头的实际应用验证可知,对十字头的疲劳寿命分析是正确的。
<正>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玉琨的《卓越校长的追求——陈玉琨教育评论集》一书是对27位中学校长讲演的评价,这本书集中回答了三个问题:"教育是什么""教育为什么""怎样办出真正
文章从分析英文admiralty与maritime两词的语源和语义出发,讨论了中国法律框架下"海事"与"海商"的区别,厘清了海商法与海事法的关系,提出海商法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主要是物权体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及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扫描(DCE-MRI)定量参数转运常数.(Ktrans)、血管外细胞外间隙体积百分数(Ve)及数率常数(Kep)对前列腺癌侵袭性评
陶行知说:"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科学的教育理论是从来不否认学生的差异,而否认的是用这
目的: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一种潜在恶性的间叶源性肿瘤,目前发病率逐年升高,越来越多引起关注,本文系统性回顾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病理科
尿石症,是指在泌尿系统中有晶体形成和停滞,临床以腰腹部疼痛、尿血、排尿困难为主症,为本地区常见病、多发病。笔者采用自拟三金排石汤治疗64例,并与用西药治疗的40例作对照,现将结果
背景: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每个女性一生中患乳腺癌的风险约有10%,大约20%的患者会经历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在过去的数十年间,辅助治疗明显的改善了原发性乳腺
2000年通过并在2005年1月1日实施的英国“信息自由法”,赋予了公民依法知道某种政府信息是否存在,并获得这些信息的权利;同时给政府机构增加了依法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并处理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