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自由主义者的新闻理想——储安平新闻思想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fish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储安平是近代中国自由主义新闻史上一位重要人物,他创办的《观察》周刊(1946-1948)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发表见解、评议政治的阵地。   从目前对储安平的研究来看,关于他的办刊实践方面的研究较多,而关于他的新闻思想方面的研究太少,本研究希望在后者上能有所突破。   《观察》时期,储安平为刊物撰写了大量政论文章,通过对这些政论文章的阅读和分析,可以看出,储安平新闻理想的核心就是“以言论影响政治”。本研究主要描述他的这种新闻理想。   从储安平的政论文章和办刊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出,知识分子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与一旦参与实际政治即会失去独立性之间的矛盾,是储安平避开“参政”而选择创办超党派的报刊,以无偏无倚的言论监督政治这条道路的现实原因,换句话说,储安平的道路选择体现了一个忧心国家命运的知识分子对自由主义的信仰与追求。储安平的新闻理想带有深深的自由主义烙印,这同时影响了他对报刊功能的认识、对新闻自由的理解以及他的办刊实践。本研究将详细阐释这种影响。   本研究力图从时代背景、精神传承等方面去追寻储安平“以言论影响政治”这种新闻理想产生的历史原因。本研究认为:储安平自由主义的新闻理想源自西方。一方面,西方自由主义思想通过五四运动在中国埋下了自由思想的种子;另一方面,留学英国的经历使储安平近距离地接触到英式自由主义思想。在英国,报刊对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令储安平相信在中国,“以言论影响政治”的道路一样可以行得通,因此,办一份类似英国《泰晤士报》那样的报纸,靠言论来影响政府的决策,就成为储安平一生的理想。   本研究还专辟一章来分析储安平与胡适新闻思想的联系与区别,从这种比较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关心政治却决不介入实际政治是储安平不同于其他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一个特征。   时至今日,对新闻自由的理解与争论仍然是本学科一个重要论题,因此,回顾历史,了解前辈的自由主义新闻理想,理解他的道路选择对我们认清中国自由主义新闻思想的来龙去脉来说有着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国家在“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指出,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要加强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计算机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当前三网融合的技术条件已经基本具备,业务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