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近代中日经济发展比较研究问题上,传统观点认为,近代中日历史的不同面貌,主要是由近代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特别是工业化的不同成效所决定的。但是我们纵观经济学和经济史理论的发展轨迹,却不难发现,工业化只不过是经济发展的结果,而推动经济发展的真正动力,是由需求引发的市场的发展。马克思就曾经讲了17世纪以来世界市场工商业和航运业的大发展,怎样造成“超过了生产力的需求”,终于促使大机器工业的诞生。在近代中日经济发展问题上也是如此,市场的发展程度决定了两国工业化甚至是整个近代化的进程。所以本文所研究的主要问题,就是考察近代中日国内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状况,相应的市场制度的建立和变迁,以及从市场化进程角度对近代中日国内市场的发展进行比较分析。
本文综合采用了计量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的新理论和新观点,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分别介绍了近代中日商品市场的形成与扩大的发展状况;从制度变迁角度分析近代中日国内市场的发展动因,介绍了近代中日政府为发展国内市场所分别制订和颁布的各项措施和政策;采用产品的市场化、要素的市场化、企业的市场化、政府对市场的适应程度、经济的国际化程度五个综合指标测度了近代中日市场化的进程,从而找出了中日这两个东方国家在近乎相同的历史背景下却走上截然不同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