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遥感技术蓬勃发展,学者逐渐把目光聚焦在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上。而自然环境的变迁带来的土地利用类型的改变会影响其生态环境脆弱性强度大小。维持和保护区域生态环境绿色可持续发展就要把土地利用对生态脆弱性的影响放在突出位置。东江流域地处我国南方丘陵山地地区,对港澳同胞约4000万人的生产、生活用水安全发挥着重大作用,是其生态屏障。因此,务必要重视东江流域土地利用对其生态环境脆弱性影响,方能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战略支撑。该文采用16米GF-1卫星影像、30米分辨率的DEM数据、气象及经济统计数据综合分析了东江流域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脆弱性影响。借助GIS手段,通过分析比较多种分类方法精度,利用GF-1遥感影像选择面向对象分类方法绘制该流域土地利用分类图。基于此,依托于生态敏感性-生态压力-生态恢复力模型选取了该流域相应的生态脆弱性评价因子;研究了2015年东江流域土地利用方法选择及土地利用对其生态脆弱性的影响,结论如下:(1)针对东江流域土地利用分类情况,该文采用面向对象的CART决策树分类方法具有较好的提取效果,具有93.19%分类精度,能实现其土地利用信息精细提取。(2)东江流域的中度脆弱性占比较大,中度及以上等级比例为总面积的61.98%。中度以上脆弱区分布于寻乌、安远、定南、和平、龙川、兴宁、惠阳、深圳宝安以及惠东等区县。该流域生态脆弱性分布规律:赣南北部的生态较为脆弱,主要是由于脐橙种植、严重的水蚀、无序的稀土开采造成;该流域中部以微度和轻度脆弱性为主,该区域地形陡峭,以及广东封山育林政策的有效实施;该流域南部以中强度和强度脆弱性为主,该区域包括广州-深圳-东莞等大型城市,其经济发展迅速、人口密集。(3)土地利用类型的不同会导致生态脆弱性分布强度存在差异。中强度和强度生态脆弱性的林地分布在安远、定南、寻乌、和平、龙川,惠东、惠阳。由于赣南位于东江流域上游,该地区稀土开采毁坏森林;广深等城市位于该流域下游,该区域人口比较密集。中强度、强度生态脆弱性的园地主要分布在龙门、增城、博罗等市县,由于流域上游是脐橙的大面积产区,对生态环境干扰比较大。中度、中强度生态脆弱性的耕地在龙川、寻乌部分地区分布比较密集;该地区农业发展迅速。灌草地植株以中强度和中度脆弱性比较明显,其在安远、寻乌、定南等县;生长较为矮小且分布比较零散。在东莞、宝安、惠阳市区的建设用地主要为强度和中强度生态脆弱性,地区硬化地表有较大比重,其严重破坏该区域的生态环境。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度的未利用地分布在源城、惠州、惠阳、宝安市区以及赣南地区,其中赣南地区留有稀土开采残留的地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