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性能低碳钢丸,作为大亚公司的专利产品,填补了国内行业空白,增强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年产3万吨低碳钢丸项目实施运行至今,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实施前,公司进行了全面的项目前分析(即可行性研究),但缺乏系统的项目后分析和评价,如何从企业战略出发,在综合考虑了技术、市场、经济环境等各种影响因素后,来对项目进行综合评价,从而了解项目的运行状况,并为后续的发展与改进提供依据,是项目企业迫切希望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方法等基本方法,基于项目评价、项目经济效益评估与项目财务分析等理论,在对项目的产品体系、投资规模、物料供应以及建设方案等项目基本概况介绍的基础上,从市场效益分析与评价、经济效益分析与评价、社会效益分析与评价三层面对项目的效益进行了整体的分析和评价,得出了如下结论:第一,年产3万吨低碳钢丸项目取得了很好的市场业绩,产品已在各个应用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出口到海外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连续2年产销量在国内同行业排名第一。其客户包括大众汽车、丰田汽车等世界五百强企业以及国内的三一重工、中国重汽等国内知名重点企业。此外,公司在品牌建设上也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和行业主管部门的认可,成为山东省著名商标、山东省名牌产品,并获得了金鼎奖等诸多奖项。因此,项目企业因为项目的实施,在完善产品结构、增强市场竞争力、拓宽销售渠道、提升品牌价值等诸多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第二,项目完成后,年新增营业收入35600万元,投产年份实现利润1689万元,基于对相关数据的分析得出,在项目未来的正常年份年新增利润总额4993万元,获利能力要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因此,项目经济效益较好,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清偿能力较好。通过敏感性分析,本项目的抗风险能力较强,项目运行的情况良好。第三,项目所在地环境质量较好,周围水体、大气、土壤和植被具有较强的自净化能力,项目实施过程中针对项目性质采取了相应的环保措施,对周围环境没有造成环境污染。项目完成后,除了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和市场效益之外,还为促进员工的就业,为当地解决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提供了积极支持,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