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系统疾病,目前临床治疗以手术清除结石,解除临床症状为主。近年随着微创胆道外科技术、内镜技术的飞快发展及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的提出并不断成熟,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诊疗已进入微创时代。目前临床应用的主要手术方式有开腹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T管引流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胆总管一期缝合或T管引流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腹腔镜胆囊切除(LC)+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胆总管一期缝合术,其中LC+LCBDE与ERCP+LC应用最为广泛。不同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已经成为治疗胆囊结石的首选方法,针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的最佳治疗方案。本研究目的在于对比LC+LCBDE与ERCP+LC这两种微创方式在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方面的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方案决策提供一定参考。材料及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肝胆胰外二科于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151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A组83例行LC+LCCBDE,B组68例行ERCP+LC。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手术成功率、结石一次性清除率、中转开腹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A、B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胆总管直径、胆总管结石大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B两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成功率、结石一次性清除率、中转开腹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总住院费用少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LCBDE与ERCP+LC这两种微创手术方式在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方面同样安全有效,应根据患者及医疗方面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