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江叠溪古堰塞湖沉积物工程地质特性研究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zhanghui18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岷江流域发育着众多古堰塞湖,形成系列的沉积物,以叠溪古堰塞湖沉积物最为典型。由于对该沉积物的工程地质特性认识不足,导致G213等公路通过时出现了路基沉陷、桥基承载力不足、边坡失稳、挡墙倾斜、水土流失等问题,严重影响交通运行。因此,研究叠溪古堰塞湖沉积物的工程地质特性及处置措施,对该区域的公路交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资料收集、文献查阅与现场调查的基础上,了解了岷江叠溪古堰塞湖沉积物的基本特征,采用取样测试和平行对比方法分析了其物质组成。通过对原状与扰动样进行室内试验研究,得出了沉积物物理、水理及力学特性的基本参数指标,深入分析了各指标的影响因素,进而对其工程地质特性形成了一个系统的认识。总结了沉积物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并分析其成因,对具体工程实例提出了有效的控制措施。本次研究主要得到以下认识:(1)叠溪古堰塞湖沉积物分布于小关子至镇平的岷江两岸,延伸约30Km,最大厚度近243m。沉积物水平层理发育,并有波状层理与斜层理,层理呈现颜色深浅(灰、黄)变化规律,韵律层厚度一般为2-5cm。受地震影响,也存在包卷、火焰与碟状构造等变形构造。沉积物的矿物成分以伊利石、绿泥石、石英、斜长石、方解石与白云石为主,粒度组成以细颗粒占大多数,平均含量82.72%,其中粉粒最高达78.5%、均值61.81%,粘粒含量次之,沟口、堰塞湖湖尾等局部地段粉细砂含量也较高,不同颜色纹层的物质组成差异较大。(2)叠溪古堰塞湖沉积物的天然密度变化较大,在1.71~1.92g/cm3;孔隙率一般,含水率在6~22%;可塑性相差较大,Ip在8~17变化;渗透性较小,K值在1.50E-07~5.39E-06;胀缩性较差,胀缩率均未超过7%,属非膨胀土。据颗分与塑性试验结果,沉积物按工程分类,主要分为粘土、粉质粘土、粉土和粉砂。各类沉积物物理、水理性质上有所差异,粉土~粉砂的渗透性较好,而粉质粘土~粘土的密度较大、塑性与胀缩性较好。(3)力学试验研究表明:(1)叠溪古堰塞湖沉积物,天然状态下压缩系数a1-2均在0.059~0.22MPa-1之间,属低~中等压缩性土,固结系数均在10-3级,固结速度较慢;其压缩性随着粘粒含量的增加或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强,随着密实度的增加而急剧下降。(2)沉积物的直剪与三轴CU强度值较为接近,C值在5.1~24.9kPa、?值在9.7~17.5°,而UU强度极值相差较大,这与不饱和土中基质吸力相关;沉积物细粒含量较高、级配程度良好,则抗剪强度整体上也较大,随着含水率的增加,C值先增加后减小,?值虽呈下降趋势,但规律性不明显。(3)沉积物击实时所能获得的最大干密度在1.673~1.701g/cm3、最优含水率为14.17~16.00%,数值上相差不大;沉积物细粒含量越高,其最大干密度越小,偏低含水率比偏高对沉积物击实性的影响要大些。(4)沉积物形成时间长,物质以细粒为主,密实度往往较高并形成一定的胶结,历史上虽有地震液化扰动现象,但研究表明最近的一次地震并未在该沉积层内形成液化迹象;通过临界标准贯入击数法,也得出沉积物在天然状态下,基本上无液化的可能性。(4)由于叠溪古堰塞湖沉积物特殊的工程地质特性,在其分布区主要存在路基沉降、桥基承载力不够、边坡滑塌与水土流失等地基与边坡问题。对于路基沉降过大或不均匀沉降,建议采用换填或复合地基处理;桥基可采用锚杆静压桩或微型桩进行加固,后压浆灌注桩进行优化;对于稳定性较好的边坡,可采用坡率法进行设计,稳定性较差时则用挡土墙、土钉墙、锚杆框架等支护措施,坡体防护应与坡面绿化相结合,采用三维植被网等建植技术,进而形成系统的生态防护体系。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对腹膜透析腹膜纤维化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①MTT法测定肝细胞生长因子对腹膜间皮细胞增殖的影响;②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纤连蛋白(FN)、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这是中央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的重大制度安排,
报纸
目的 探讨螺旋CT在鼻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5例(男18,女7)鼻部疾病患者行螺肇CT扫描后经软件处理,进行我平面成像和仿真成像,并与鼻内镜、手术所见对照分析。结果 螺旋CT多平面重建图像
近年来尿液分析仪在国内大量应用, 一般都是用干化学法对尿液进行检测, 这种方法检测简便快捷. 我院一直使用11A韩国尿液分析仪. 该仪器使用触摸式按键, 开机、关机、测试等
"亲属化"是滇西北民族村寨的一个普遍现象,除婚姻结合外,认寄和结拜也是其重要推手。亲属关系确定之后,仍要靠双方频繁的互动来维持。而亲属关系的构建和维持,不但能够帮助村
概述了生物杀菌剂研究和发展的历史、应用现状、研发进展 ,并总结了部分国内外的生物杀菌剂产品 ,最后对生物杀菌剂研发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