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价钐离子掺杂的橙红色发光材料及生物应用

来源 :北京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liulig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稀土元素因其独特的4f亚层电子结构、大的原子磁矩、强的自旋-轨道耦合、多变的配位数和晶体结构,所以具有丰富的光、电、磁等性质。荧光技术相对于其它谱学技术具有高分辨率和灵敏性及仪器简单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生化和医药等领域。目前,研究开发出能够被近紫外芯片有效激发的、发光效率高的、更环保的红色荧光粉是当前科学研究的瓶颈问题,因此寻找一种可被蓝光和近紫外光激发的红色荧光粉的合成方法十分重要。在众多稀土离子中,研究比较多的是Eu3+,而对具有发红光特性的Sm3+研究的不多。稀土掺杂纳米发光材料在生物标记和药物载体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目前限制该类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应用的主要因素是亲水性、生物相容性和分子作用机理等问题。为此,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1)以Sm3+为激活剂,SrMoO4为基质,柠檬酸为配位剂,乙二醇作为辅助配位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前驱体,首先研究Sm3+的最佳掺杂量及其浓度猝灭机理,然后研究焙烧温度的影响(700 ℃、800 ℃、900 ℃、1000℃和1100℃),最后研究电荷补偿剂(Na+,Li+,K+)对红色荧光粉的结构、形貌及其发光性能的影响。(2)以Sm3+为激活剂,NaLa(WO4)2为基质,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红色荧光粉。首先研究pH值、Sm3+的最佳掺杂量及其浓度猝灭和形貌形成机理。为了进一步提高NaLa(WO4)2:Sm3+荧光粉的发光性能。然后分别共掺杂了Ce3+和Eu3+,详细地分析了 Ce3+和Eu3+的掺杂量对NaLa(WO4)2:Sm3+荧光粉结构、形貌及发光性能的影响,重点分析了 Ce3+与Sm3+和Sm3+与Eu3+之间的能量传递机理。(3)以Sm3+为激活剂,YPO4为基质,用水热法制备了一系列YPO4:Sm3+荧光粉。首先通过正交实验优化最佳合成工艺条件,重点研究酸碱性对红色纳米荧光粉形貌的形成机理及其发光性能的影响。其次研究球形纳米荧光粉YPO4:Sm3+的形貌形成机理和荧光温度特性。通过优化综合性能得到直径为50-90nm的球形纳米荧光粉。(4)采用壳聚糖和正硅酸乙酯对球形纳米荧光粉YPO4:Sm3+进行表面包覆和修饰,得到水溶性的核壳结构的球形纳米荧光粉YPO4:Sm3+@CS和YPO4:Sm3+@SiO2。其目标使球形纳米荧光粉YPO4:Sm3+亲水性,增强发光主体-表面层-生物体的亲合作用。(5)利用吸附原理、研究常温下,YPO4:Sm3+、YPO4:Sm3+@CS和YPO4:Sm3+@SiO2对牛血清白蛋白的吸附过程。同时研究了 YPO4:Sm3+@CS和YPO4:Sm3+@SiO2对牛血清白蛋白的定量标定。(6)选用牛血清白蛋白为蛋白模板,利用分子作用模型、蛋白质结构原理和分子对接理论,研究核壳结构的球形纳米荧光粉YPO4:Sm3+@CS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和对牛血清白蛋白的结构与性质的影响规律。
其他文献
世界上有很多美好的东西需要记录,需要保存,它带给人们精神上的享受,不可缺失。家庭档案的建立再现了流失的时光,岁月的闪烁,像一颗颗璀璨的珠子被人们用时间的金线穿连起来,勾起人们无限的遐思与追忆。好比生活浩瀚海洋中的点点白帆,单纯生活底色上灵动的色彩。  生命使人鲜活,什么来记录生命历程?那是档案。档案记载着从久远岁月至今的苦辣酸甜,紧挨着匆忙的时间脚步延展,记录着家庭生活的酸甜苦辣点点滴滴。  在我
科学合理的管理好、使用好养护机械,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使公路养护和机械设备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既有协作、又有分工、职责明确、高效运行的公路机械化养护链,是
本地林业生态系统中的乡土树种与本地昆虫共同经历了长期的自然进化历程,发展了避免或抵御本地昆虫危害的能力,一般不容易发生严重的虫害。而分布在较远地区的林木树种和植食
本文简介了工控组态软件NETWORK6000系统的特点,给出了一个在青霉素发酵过程控制中的应用实例。
中小企业是我国近阶段国民经济成分中最活跃的成分,在大部分地区甚至是当地经济成分的主流,然而,综观中小企业总体现状,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去研究,主要表现在:发展速度过快,形式粗放
姚鸿昌老师从事教育培训工作30多年,获奖多多,成果累累。他的孩子姚梅、姚奇姐弟俩,分别是成绩优秀的博士和硕士。  著名教育家演讲家李燕杰教授写道:“姚鸿昌先生是我的好友。他一贯倡导最具竞争力的教育——智慧教育。这一点与我不谋而合。他的演讲与教学启迪心灵,唤醒智慧,并突破传统教育观念。他的文章文字清晰,如诗如画,堪称为诗化、美化、艺术化、哲理化的范例,其中许多内容都能引人入胜,并从中受到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