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外开放金融市场,以及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银行间竞争空前激烈。我国银行能否在竞争中生存与发展,关系到我国金融体系的安全。因此,客观评价我国银行业上市公司的竞争力,并且提升其在盈利能力、风险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等各方面的竞争力成为当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银行业上市公司竞争力的客观存在为研究背景,围绕银行业上市公司竞争力这条主线,遵循一般理论、实证分析到策略研究的思路,展开了具体分析。本文具体的思路:首先界定了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和银行业上市公司竞争力的概念,并且介绍了经典理论即产业竞争力模型和企业资源基础理论。其次,在遵循银行业上市公司竞争力指标构建原则的基础上,本文建立了银行业上市公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在建立指标体系过程中遵循“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三性经营原则。在评价方法上,本文先运用熵权法来确定银行业上市公司竞争力指标的权重,再利用灰色单层次评判模型来确定银行业上市公司竞争力排名。然后,对我国4家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和7家股份制商业银行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盈利性能力、安全性能力和市场占有能力是影响银行业上市公司现实的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公司治理结构与激励机制和创新能力是影响银行业上市公司潜在的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招商银行整体竞争力最强,兴业银行和浦东发展银行处于第二、第三而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中除了工商银行综合竞争力排在第六,其他三家均排在最后几名;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在现实的竞争力和潜在的竞争力方面均处于中间的位置,但是除了工商银行以外,其他的综合竞争力都处于最后几名。最后,根据评价结果分析我国银行业上市公司竞争力实际状况,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竞争力的对策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