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的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lip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各国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概括起来有:酸雨、臭氧层空洞、物种灭绝、全球气候变暖、森林植被减少、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人类无节制地开发和破坏自然资源。人们为了追求高消费生活水平,挥霍资源,无视破坏生态环境的严重后果,过度地开采地球的有限资源。在如此严峻的环境问题面前,人们必须树立环保思想,做出可持续发展的实际行动。如果人类能认识到这些问题,积极改善自己的思想和行动,我们的地球资源,环境问题必然能为之改善,造福子孙后代。诚然,各个国家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也相继制定了许多环保的法律方针政策,对人们的行为作出约束,也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归根结底,要从根本上上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思想上做起,如何培养公民的环保思想势必应该作为环保教育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只有公民有了环境保护思想,才能在日常的行动中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教育,是最好的培养方式。只有在基础教育中渗透环保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才能改善我们的环境问题。化学,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对我们的环境问题有着不可或缺的影响。教师在讲解知识的同时,可以向受众渗透环境保护意识,对他们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由此可见,要完成在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的任务非化学莫属。学生不仅在课堂内收获了知识,也在无形之中树立的环境保护的意识,让个人的思想得到升华提升,这正好切合了我们的教育初衷。另一方面,初中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初中化学在环保教育中的作用应受到重视。纵观初中化学教材的内容设置,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与教材都考虑到了环保教育的渗透,体现了环保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内容略显单薄。通过文献来看,环保教育的开展以及研究多数是在高中化学教育中进行的,关于在初中的研究并不多,素材也比较少,而且也不成体系,如果教师归纳整理不得当,教育过程中缺乏把控力,结果很难让学生建立健全的环保思想。因此,笔者选择进行这个课题,从“问题的提出”、“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初中化学课程中对环保教育的要求”、“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的途径及案例分析”等方面着手,以期归纳出系统的和详细的实施案例供教学参考。
其他文献
随着教育教学信息化的发展,线上教学逐渐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微课资源作为技术变革和教育信息化的产物,具备短小精悍的特点且应用范围广,形式灵活。微课的出现,在丰富了学习资源种类的同时还对课程改革和教学方式的改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我国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微课的应用研究还处于研究的初期,对于小学语文课前预习中微课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本研究将微课与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相结合,进行应用实践研究。针对小学语文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在“课程设计思路”中指出:“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同时,《课标》将数感定义为:“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数感包括数的认识、数的比较、数的运算等方面,但是结合各家所言,数感不应仅仅局限于数,在数学
2018年,统编小学三年级语文教科书正式将预测策略作为教学知识点编入,并且围绕预测策略设计了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自此,预测策略才正式进入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施范围,正式进入教育教学研究者的研究视野。随着时代的发展,能够提升阅读力的阅读策略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预测策略作为其中之一,能够有效提升学生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但是由于教师们此前对于预测策略教学接触较少,因此,目前其教学效果还不够理
2016年,《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正式颁布,其中生活语文学科领域对于智力障碍学生在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能力要求进行了阐述。阅读作为生活语文五大学习领域目标之一,对智力障碍儿童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轻度智力障碍儿童在特殊需要儿童中属于学习能力相对较好的,具备一定的学习阅读的能力,但其阅读素养均普遍较低,这将直接或间接地对其个人的社会适应性发展产生影响。绘本是提高阅读素养的一种选择。但当前教师在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愈发认识到语文教材不仅是语文知识的传播载体,更是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师生构建课堂和谐生态的有效工具。教师对教材的把握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助读系统作为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教师正确认识助读系统。自2012年启动统编语文教材的编写,于2017年正式投入启用,小学语文教材一标多本的时代就此落下帷幕。统编教材与以往的旧教材有许多方面的不同,从编写理念到呈现方式都有许多调整的
古诗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文内涵,古诗文教学作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高尚道德情操的培育、审美鉴赏创造能力的激发息息相关,现行的部编小学语文教材增加了古诗文篇目的选编数量,古诗文教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随着小初独立办学现状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整体性特征的矛盾不断凸显,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在古诗文学习中易出现兴趣减退、能力脱节等情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数量增幅也更是高达80%,这对小学教师古诗词教学无疑带来巨大挑战。然而时至今日,语文教育仍陷入“少、慢、差、费”的格局困境,语文古诗词阅读教学中教学程式化、逐句解释、形式上读讲结合等问题也暴露无遗。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探索突破,相比传统阅读教学,其“单篇
近年来,编程教育受到广泛关注。为了适应人工智能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国内外都越来越重视青少年阶段的编程教育。我国制定了推进中小学编程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倡导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编程教育,推进中小学阶段编程课程建设。由于编程教育的实施情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编程课程教学,围绕小学阶段编程教学现状展开调查研究对促进小学生编程教育发展具有现实意义。笔者将以我国成都市某区小学生编程教学为例,开展小学编程教学现状
推动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必须推动幼儿园自身的组织变革,而众多研究表明:组织变革必须依赖于组织文化的建设伴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微信公众平台以其及时性、互动性逐渐成为幼儿园信息传递、家园共育、园所管理的新渠道,正不断改变着幼儿园组织文化的再造与传播过程,它打破了不同幼儿园间组织文化之间的“墙”,成为联结幼儿园、家长、社区的“桥”,对组织成员强化着,也向局外人表达着“事情在这里是如何被完成的”。
亲子阅读有助于幼儿语言能力、情感认知、人际交往以及亲子关系等综合能力的提升,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开展家庭亲子阅读对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教育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有关民族地区家庭亲子阅读方面的研究较少,其中西藏自治区在这方面的研究更少。笔者了解到,不论从西藏自治区幼儿自身的发展、家长的亲身感受还是幼儿教师的工作经历来看,他们对亲子阅读都有着强烈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