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听、说、读、写是体现高中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四个方面,一直以来许多高中英语教师会把教学重点放在阅读教学和语法教学上,过分强调听,读等一系列语言输入环节,而忽视写作等输出环节。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削弱了阅读和写作的内在联系,会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不良影响,如教师指导缺乏科学性,学生作文能力欠佳等。因此,为顺应新课程改革提出的细化写作并加强写作教学的要求,并结合教育部2018年发布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说、读、写是体现高中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四个方面,一直以来许多高中英语教师会把教学重点放在阅读教学和语法教学上,过分强调听,读等一系列语言输入环节,而忽视写作等输出环节。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削弱了阅读和写作的内在联系,会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不良影响,如教师指导缺乏科学性,学生作文能力欠佳等。因此,为顺应新课程改革提出的细化写作并加强写作教学的要求,并结合教育部2018年发布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核心素养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要求,本文以语言输入与输出假说为理论依据,通过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测试法来探索读后续写这种新的写作方法对高中生英语写作的影响。本文探讨的问题为:1)读后续写对高中生的写作能力有何影响?2)读后续写教学实验结束后学生的写作态度发生了何种转变?3)怎样将读后续写教学法运用在写作课堂上?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笔者希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其写作表达欲望,提高写作信心。同时,鼓励一线教师充分利用阅读和写作的关系,引导学生进行读后续写练习,为基础教育阶段高中生英语写作教学提出有效的策略和意见。本次研究在笔者执教的济南九中两个普通班展开实验。教学实验的时间定为一个学期,实验期间两个班均使用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实验班写作课上釆用读后续写的教学模式,对照班继续使用以前的写作课教学模式。实验结束后笔者对所收集到的测试数据和问卷调查数据运用SPSS软件整合分析。本次教学实验所得的结论是:1)通过对学生两次写作测试成绩分析可知,前测时实验班学生写作成绩的平均分与对照班并无显著差异,而教学实验后,实验班学生的写作成绩提升幅度比对照班的提升幅度大,从而与对照班拉开了差距。2)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可推断出实验班约75%的同学变得对写作更加有信心,可见读后续写的写作课堂模式在激发学习者写作潜能方面大有裨益。3)在实操教学中笔者依据本次实验结果提出了读写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即阅读前筛选材料,创设主题语境;阅读中文本探究,预设结局;阅读后进行续写,评价完善。可见,实验表明,读后续写的课堂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优越性,能够提升学生的写作成绩,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与热情。笔者认为将细读阅读材料这一阅读方式并入写作课堂不失为一种新的尝试和突破,这种写作课堂也更易于被学生接受和喜欢。在知识运用的过程当中自然而然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斗志。新的写作授课方法和技巧可大大提高写作学习效率,进而提升写作成绩。因此,在高中英语写作课堂中采用读后续写这种教学模式在理论和实际中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也是值得高中英语教师尝试的一种新方法。
其他文献
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基础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渐加大。幼儿园时期作为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时间段,会对孩子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其成长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使命担当。幼儿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起点,更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幼儿园空间设计中,直观的色彩空间设计能够与儿童心理直接产生共鸣,引导孩子行为模式、身心健康发展。因此,为孩子挑选一个教育资源充沛、教学环境优越的幼儿园,已成为
词汇是构成语言最基本的材料。听、说、读、写能力提高的前提是必须扩大词汇量,词汇学习是英语学习的基石。但是面对英语词汇的学习,初中生存在耗时多、收效少、学得少、忘得快以及烦躁、厌倦的问题。近些年,我国教育信息化正在快速发展,随着翻转课堂的实施,微视频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互动性强、便捷、高效等为特点的微视频教学资源受到很多老师和学生的喜爱。为此,笔者针对初中生面临学习英语词汇的问题,以人本主义
对大多数人来说,长时间被“困”在同一个工作角色中无疑会感到沮丧和颓靡,而职业生涯高原说的就是这一状况。职业生涯高原被认为是一种不良的职业体验,大量研究也探讨了职业生涯高原与负面心理与行为之间的机制和关系。然而在众多研究中一直存在不一样的声音,认为职业生涯高原与这些负面心理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出于这一原因,目前主流研究趋势是将职业生涯高原的两个稳定维度—层级高原和内容高原区别开来,作为两个独立
基层医疗机构在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上远落后于三甲医院,使得居民争先恐后涌入三甲医院产生“吸虹效应”。为改变基层医疗资源利用不足和大医院人满为患的“倒金字塔”结构,才推进医联体社区建设,使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虽在某些试点地区或区域医联体建设取得显著成绩,但医联体建设仍然存在着诸多阻碍与困难。国家卫健委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其目的是规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持续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改善服务质量。由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要重视学生的发展,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初中阶段是学生元认知形成的关键时期,充分利用这一关键期,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历史元认知策略的训练和培养,对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有很大帮助,也符合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本研究立足于心理学、教育学以及义务教育阶段历史学科等相关理论,首先,以问卷调查、访谈调查、实地观察等
人才聚、事业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首要资源。建设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试验区,探索与挖掘出一条体现中国价值、全球意义、景德镇特征及时代发展价值的新道路,将在人们记忆中、历史发展历程中的景德镇转变成为一个体验性强、可触及的景德镇景区,凸显景德镇文化,以古老的文化底蕴与特殊的语言讲述只有中国才有的历史文化与中国故事,任重而道远。基于以上背景,有必要探讨景德镇文化艺术人才生态系统的影响因素,以此向
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过程中的重点,也是英语学习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当前教学过程中,英语词汇的教与学问题也是教师与学生需要共同应对及解决的问题。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简单,只关注学生对于单词的记忆,脱离了实际语言情境。学生对词汇记忆不牢固,对英语词汇学习感觉乏味。面临目前英语词汇教学现状,教师转变教学方法的任务迫在眉睫。自20世纪60年代全身反应(TPR)教学法提出后,就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热议
词汇是人类意识的缩影,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对词汇呈现方式研究比较多的是中学、大学英语的研究,而对于对小学阶段的词汇呈现方式的研究比较少。词汇呈现是教学过程中的第一个环节,探讨并找出适合小学生的词汇呈现方式,有利于激发小学生词汇学习兴趣,提高小学生英语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用到的理论基础是克拉申输入假说、情境认知理论、精化理论,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课堂观察、文献研究等方法,
20世纪60年代,思维导图概念被提出后很快就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使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内关于思维导图的研究与应用也逐渐增多。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以挖掘人类思维潜能的工具,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中只注重知识传授而忽略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弊端,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智力发展与合作学习意识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因此,笔者以此为出发点,尝试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从而论证其对提升学生写
分布式服务链由不同地区的品牌商、服务商和顾客三部分组成。其中,品牌商负责给服务商提供品牌经营权并支付工资;服务商负责为顾客提供产品服务,并且向品牌商转交收益。可见服务商在分布式服务链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担负着整条服务链的信息流和资金流的交换。在分布式服务链的管理中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服务链中各成员对自身利益的追求可能会使得最终结果偏离整体最优;二是分布式结构带来的服务链信息不对称会导致委托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