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非手术五法联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Protrusion,LIDP)的临床治疗效果。运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技术联合液相色谱与串联质谱探讨LIDP患者经中西医结合非手术五法联合疗法治疗前后的差异表达蛋白质,为寻找LIDP治疗学的血清分子靶标提供基础。方法:纳入LIDP患者35例,均予中西医结合非手术五法联合疗法治疗4周,同时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患者外周血的血清,通过蛋白质提取、蛋白质浓度测量、蛋白质酶解、肽段标记、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质谱分析,对质谱数据进行查库鉴定及定量分析,筛选并鉴定差异表达蛋白,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1)经中西医结合非手术五法联合疗法治疗4周后,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较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腿痛水平好转32例,好转率达91.4%。疗效标准按JOA评分表进行评价,与治疗前JOA评分相比,治疗后JOA评分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临床控制19例,显效7例,有效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达88.6%。(2)质谱共筛选出有标记意义差异蛋白209个,并鉴定出差异表达的蛋白质21个(p<0.05),其中上调表达的差异蛋白13个、下调表达的差异蛋白8个。(3)基因本体论注释(Gene Ontology,GO)分析这些差异蛋白发现,共注释到生物进程182个,细胞成分43个条目,分子功能条目90个。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分析这些差异蛋白发现,其中14个差异蛋白富集至25条KEGG信号通路。结论:(1)中西医结合非手术五法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2)补体C3、纤维连接蛋白1、载脂蛋白A-IV,载脂蛋白B及载脂蛋白A-I可能成为中西医结合非手术五法联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潜在血清分子靶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