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igh Frequent Oscillation Ventilation,HFOV)联合一氧化氮吸入(Inhaled Nitric Oxide,i NO)治疗在新生儿难治性低氧性呼吸衰竭中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08-01至2020-01-01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新生儿科就诊的难治性低氧性呼吸衰竭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1)出生至生后28天内的新生儿且胎龄>34周、体重>1500g;(2)经常频机械通气(Conventional Mechanical Ventilation,CMV)治疗24小时后效果不佳,仍有难治性低氧性呼吸衰竭的患儿;其中以CMV联合i NO患儿为对照组(16例,男:8例;女:8例),以HFOV联合i NO患儿为实验组(16例,男:10例;女:6例)。动态监测:(1)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后2小时及治疗后24小时吸入氧浓度(Fraction of Inpired Oxygen,Fi O2)、经皮氧饱和度(Percutaneous Oxygen Saturation,Sp O2)、动脉氧分压(Partial Arterial Oxygen Pressure,Pa 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Carbon Dioxide Pressure,Pa CO2)、PH、乳酸(Lactic acid,Lac)和呼吸功能: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Pa O2/Fi O2变化情况。(2)分别统计两组患儿呼吸机使用时长及i NO使用时长。两组样本均使用SPSS21.0软件对所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的比较均采用t检验,以均值±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F检验进行比较,两种检验均以双侧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两组患儿的性别、日龄、出生体重属于正态分布资料,以中位数形式描述,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患儿在性别、日龄、出生体重的比较上P均>0.05,患儿日龄、性别及出生体重的相关数据具有可比性,即患儿日龄、性别及出生体重不影响两组实验数据对比的结果。(2)实验组(HFOV联合i NO治疗)与对照组(CMV联合i NO治疗)中,所有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s)表示,两组比较均采用t检验。其数据对比结果显示:(1)HFOV联合i NO治疗2小时后、24小时后Pa O2较CMV联合i NO治疗明显上升、Pa CO2明显下降,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关于PH及Lac的数据结果显示P均>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2)实验组患儿在进行HFOV联合i NO治疗2小时后、24小时后较对照组OI明显下降、Pa O2/Fi O2明显升高,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实验组呼吸机使用时长及i NO使用时长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1)对照组患儿CMV治疗2小时后、24小时后分别与CMV联合i NO治疗2小时后、24小时后血气指标进行分析,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对实验组患儿CMV治疗2小时后、24小时后分别与HFOV联合i NO治疗2小时后、24小时后血气指标进行分析,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HFOV联合i NO治疗可明显改善患儿氧合状态和呼吸功能。(2)HFOV联合i NO治疗也可明显缩短患儿呼吸机使用时长及i NO使用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