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对比自拟化癥饮加减与中成药散结镇痛胶囊,在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肾虚血瘀证)的临床观察。经对比分析,初步探讨自拟化癥饮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自拟化癥饮加减的作用机理,为本病提供更多治疗思路。方法:选取符合诊断和纳入标准的76例患者,病例样本选取2018年2月-2018年12月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给予自拟化癥饮加减,对照组给予散结镇痛胶囊,由于诸多因素两组分别脱落3例,实际治疗组35例、观察组35例。两组药物均于月经周期第10天开始服用,其中治疗组2周后在自拟化癥饮基础上进行药物加减后继服10天,对照组连续服用24天,两组均连服3个月经周期。通过运用统计学分析对比两组用药前后痛经程度积分、中医证候积分的改善情况,对两组用药后进行综合疗效评分、痛经疗效评分和中医证候疗效评分,观察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本次观察研究,综合疗效情况:治疗组总有效率85.71%,对照组总有效率65.71%;组间比较,综合疗效方面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痛经疗效情况:治疗组总有效率88.57%,对照组总有效率85.71%,说明两组对痛经的治疗均有较好疗效;组间比较,疗效相当(P>0.05)。中医证候疗效情况:治疗组总有效率88.57%,对照组总有效率68.57%,组间比较,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中医各主证比较:组内比较,在治疗中医各主证上两组均有疗效(P<0.05),且治疗组疗效显著(P<0.01);组间比较:在治疗中医各主证上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各次证比较:组内比较:治疗组对各项症状均有疗效(P<0.05),对照组在治疗神疲肢倦和面色晦暗方面有疗效(P<0.05),而对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性欲减退项疗效不明显(P>0.05);组间比较:面色晦暗项两组疗效相当(*P>0.05),除面色晦暗项对于各项症状的改善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自拟化癥饮加减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肾虚血瘀证)疗效确切,且综合疗效优于散结镇痛胶囊,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