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青光眼是我国主要的致盲疾病之一,致盲率为19.62%,闭角型青光眼是我国青光眼的主要类型,占青光眼病例的79.60%-86.13%,所以对青光眼的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目前小梁切除术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主要手术方法,但此种手术术后并发症较多,主要有术后浅前房、脉络膜脱离等。近年来,眼科医生在小梁切除术的基础上,采用可松解缝线以控制手术后的浅前房等并发症,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本文旨在观察这种手术方法术后的视力、滤过泡、前房等情况的改变,为临床手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以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和廊坊管道局医院眼科1998—2001年间资料完整的闭角型青光眼148例(166眼),为观察对象,缝线组80眼行可松解缝线的小梁切除术,常规组86眼行常规小梁切除术。详细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诱因、家族史、是否有全身病、发病季节,观察手术前后的视力、眼压、术后并发症、滤过泡的形态等。手术在显微镜下进行,并用Canon Tonometer TX-10型非接触性眼压计测量眼压。 结果:闭角型青光眼患者148例(166眼),其中男61例(41.2%),女87例(58.8%),年龄37-81岁,平均64.24岁,60—80岁的占69.6%,有家族史的占8.11%,合并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全身病的占36.49%,有诱因的占15.54%,发病季节多 硕士研氏生幸位论文 为冬春季,占56.1入色盲患者占15.54认可松解缝线的小梁切除 术组与常规小梁切除术组术后视力0.3o.9的病例数增多。手术 前两组之间的视力和眼压均无明显区别帜>0.05厂同样手术后的 视力及眼压两组之间亦无区别①川.05厂缝线组手术前后眼压差 别明显p.001厂常规组眼压差别亦明显p州.001入通过观察, 缝线组的滤过泡明显好于常规组叩川.01厂两组术后发生低眼压 性浅前房的情况也明显不同,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1天、3 大,P<0.01,6大及7-15大,P<0.05)。术后低 眼压性浅前房的 原因有引流过畅、脉络膜脱离、结膜瓣漏水等,引流过畅和脉脱 较多见,术后第 3天分别占 49.1%和 40.09O。两组之间引流过畅 及脉脱差别明显①.05厂 结膜瓣漏水差别不明显o>0.5几正 常眼压下手术,低眼压性浅前房的发生率为45.92见而高眼压下 手术,浅前房的发生率为64.71讯差异有显著性帜州.05X脉络 膜脱离的发生时间多为术后3f天,经保守治疗,一般于一周左 右恢复。正常眼压下手术,脉脱的发生率仅为 7.14入而高眼压 下手术脉脱的发生率为22.06见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0.01人 结 论:1、手术后两组视力、眼压之间比较差异不明显, 各组手术前后眼压比较,差异很明显,如果就术后视力及控制眼 压而言,两种术式均可采用。 2、可松解缝线的小粱切除术的有效滤过泡明显好于常规组c 3、小梁切除术后低眼压性浅前房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引流过 2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畅和脉络膜脱离,而可松解缝线的小梁切除术能较好地控制引流 过畅,并降低脉络膜脱离的发生率。 4、低眼压性浅前房和脉络脱离的发生与术前高眼压有关, 说明可松解缝线的小梁切除术仅是部分解决问题,对术前眼内压 的控制也是防止诸多并发症的重要方法之一c 总之,可松解缝线的小梁切除术可有效地控制术后滤过水平 而减少并发症,是一种对闭角型青光眼很有应用前景的抗青光眼 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