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胎合剂配合黄体酮治疗IVF-ET术后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研究

来源 :浙江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OF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安胎合剂配合黄体酮治疗 IVF-ET术后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有效性,及对患者血清β-HCG、P水平的影响,探讨其保胎的机制和优势,为安胎合剂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1、研究对象  选择60例IVF-ET术后早期先兆流产,中医辨证为肾虚型的患者,其中经B超检查确诊宫外孕3例(5%),确诊生化妊娠5例(8.3%),确诊临床妊娠52例(86.7%),修正后观察病例为52例。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9例,对照组1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自然流产史、病情分级、术前中药调理史、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血清β-HCG、P水平等基本情况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治疗组:中药安胎合剂,每日一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同时使用黄体酮注射液40mg,肌肉注射,每日1次。  安胎合剂组成:菟丝子,枸杞子,川断,桑寄生,炒杜仲,熟地,阿胶珠,苎麻根,党参,黄芪,白术,炒黄芩等。随证加减。  对照组:黄体酮注射液40mg,肌肉注射,每日1次。  疗程:1周为一疗程,观察2个疗程。  3、观察指标  疗效性指标:相关症状体征,治疗前后血清β-HCG、P水平,B超检查。  安全性指标: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ALT),肾功能(BUN、Cr)。  4、疗效评定  综合疗效评定,中医证候疗效评定。  5、统计学处理  本课题中计量资料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 Ridit分析.P>0.05表示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示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结果:  1.治疗组痊愈率30.8%、显效率46.2%、总有效率92.3%;对照组痊愈率15.4%、显效率30.8%、总有效率84.6%,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  2.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显著提升患者血清β-HCG、P水平,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平均β-HCG、P水平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3.两组治疗前后平均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组间中医证候积分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中医整体症状改善方面治疗组较对照组为优,尤其在改善腰酸痛、小腹胀痛、两膝酸软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它症状方面,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  4.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孕周与疗效无明显相关性;但病情与疗效亦有明显相关性,病情愈轻,疗效趋向愈明显;自然流产史与疗效有明显相关性,无自然流产史的患者疗效相对较好。术前中药调理史与疗效有相关性,有术前中药调理史患者疗效相对较好。  5.安全性检测结果表明:治疗组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ALT)、肾功能(BUN、Cr)均无异常变化,表明治疗组所用药物无毒副作用,安全可靠。  结论:  1.中药安胎合剂配合黄体酮能有效提升患者血清β-HCG、P水平,有效治疗IVF-ET术后早期先兆流产(肾虚型)。  2.中药安胎合剂配合黄体酮能显著改善中医症状,在改善腰酸痛、小腹胀痛、两膝酸软方面明显优于单用黄体酮.  3.中药安胎合剂配合黄体酮临床应用安全可靠,无明显毒副作用。
其他文献
文章在对中外高校社会科学数据管理机构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概括国内外高校社会科学数据管理的总体特征。从管理政策、服务功能、数据库建设、机构合作、图书馆参与度、数据素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重塑了学术交流的世界,新的学术交流生态正在形成.新的学术交流生态倒逼图书馆回到原点,思考如何定位学术交流的价值.从这个角度,文章论述了学术交流新生
目的:评价用中药香莲制剂外用治疗足癣1个月的疗效和安全性,并在此过程归纳和完善外用药物治疗足癣的评价指标,构建外用治疗足癣的评价平台。  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DME方法,
本文通过对安徽省30所本科院校图书馆微信平台的使用情况进行调研,分析高校图书馆微信平台服务存在的问题,结合移动互联网和微信的发展背景,从加强平台宣传、组建推广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