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理论体系和主要内容本文由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两个部分组成。基本框架是:第一部分为基本理论,包括第一﹑二章,主要从企业边界﹑企业规模效应和企业规模与产业竞争力三个方面进行企业规模及结构效应的基础理论研究,并从理论上说明企业规模变动的原因及方式,以上二点作为本文立论的基础,为后续的研究创造理论平台。第一章企业规模的基本界定与理论基础,分别从企业性质与边界﹑企业规模结构的效率﹑产业竞争力与企业规模的内在联系三方面论述企业规模。传统的新古典理论没有很好地解释企业的性质及其决定企业规模的内外因素,以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派,用交易成本理论解释了企业的性质。市场和企业都是协调机制,企业最明显的特征是取代了的价格机制。企业通过相对价格和成本与外部网络联系,而在企业内部则由企业家组织与分配劳动。企业存在的原因在于利用价格机制是有成本的。企业边界是企业组织机构在与市场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能力传递的最终体现。它以企业产品和企业能力的市场作用程度为依据,与交易费用、组织费用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共同确定企业生产的范围和规模。现代产业组织理论一般是根据市场结构对资源配置﹑技术创新和生产效率等的影响来判定市场结构的效率状况,这种分析思路可以比较全面地概括市场结构效率的主要方面。产业内企业规模结构的变化是产业市场结构变化的重要决定因素,它们之间是一种因果逻辑关系。因此,本文对企业规模结构效率的分析借鉴这种思路,从生产﹑资源配置和技术进步三个方面对企业规模结构的效率进行研究。同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企业规模结构所反映出的企业组织的效率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