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行政诉讼法学上,对行政诉讼目的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观察各国行政诉讼目的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行政诉讼目的的重心不尽相同。二战之后,随着各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法律文化的变迁以及立法者对行政诉讼本质内涵的认识不断深入,各国在行政诉讼目的问题上越来越倾向于强调保障公民权益。 几乎没有人否认,在当下中国,行政诉讼的目的更应当强调保障公民权益。 在本文的写作上,我主要从理论的角度阐明行政诉讼制度的应然目的。 第一章为“行政诉讼目的基本理论”。本章从概念入手,首先分析了法哲学上的目的概念。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行政诉讼目的与行政诉讼的功能、价值等相关概念的区别和联系,揭示了行政诉讼目的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第二章为“国外行政诉讼目的的观点分析”。本章比较分析了英、美、德、法以及日本等国家关于行政诉讼目的的规定,认为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大于不同点,最后分析了对我国行政诉讼目的的借鉴意义。 第三章为“我国行政诉讼目的”,在本章中,首先分析了制约我国行政诉讼目的形成的因素,在此基础,确立了行政诉讼目的应予考量的价值,并就此分析了我国行政诉讼目的的理论研究现状,最终得出,我国的行政诉讼目的的应有定位——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第四章为“我国行政诉讼目的实践”,本章主要从四个具体制度方面对行政诉讼法进行了分析与检讨,使行政诉讼目的这一理论问题回归到具体的制度设计上,得以提出,我国行政诉讼目的应从制度构建和法官培养两个方面进行切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