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矸石是煤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它的形成和堆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污染空气、地表水、地下水,使土壤质量下降,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周边景观受到破坏等。本文运用恢复生态学、景观设计学、景观生态学等理论,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铜川三里洞矿煤矸石废弃地进行生态景观重建规划设计并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铜川三里洞矿区矸石风化物中,PH=7.26,含水量为6.42%;有机质含量较低,为0.45%;Hg、Cu、Cr、Zn元素含量分别为0.276mg/Kg、42.109 mg/Kg、117.316 mg/Kg、460.459 mg/Kg。2、据研究结果表明,刺槐对Cu、As元素吸收能力大于其它植物;荠菜对Zn元素的吸收能力较其他植物强;狗尾草对Cr元素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据此,提出在后续的植被景观的建设中,应优先使用刺槐×沙棘×荠菜、刺槐×沙棘×狗尾草、臭椿×沙棘×狗尾草群落配置模式。3、首次对研究区域采用GPS原始测量数据+CAXA电子图板软件+TSCAD(简称“GPS+CAXA+TSCAD”)来完成矸石废弃地地形图的绘制,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成本低、可信度高的特点。4、根据气候因子与植被状况把立地类型划分为9种类型:阴坡上部、阴坡中部、阴坡下部、阳坡上部、阳坡中部、阳坡下部、黄土坡、台地、农耕地。进行规划设计时,将整个规划区域划分为:入口景观区、台地果园区、运动活动区、高台观景区、安静休息区,各功能分区满足不同年龄段居民的游览需求,用三条脉络(绿脉、文脉、篮脉)将各个单独的分区联为整体。5、尝试建立小型湿地系统,安排汇水区,净化污染的地表径流。植被规划上,本着“适地适树、美化绿化”的原则,结合不同坡向、坡位对矸石堆进行绿化设计,结合小品,创造出优美的环境,给人们提供一个休闲、活动、观光的良好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