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QDⅡ(Qualifi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 Investors),即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是指在人民币资本项目下不可兑换,资本市场未完全开放的情况下,经该国有关政府部门批准,允许境内金融投资机构投资境外资本市场的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投资业务的一种机制.本文从QDⅡ定义及发展状况出发,深入分析其资产配置状况和收益状况,指出目前制约我国QDⅡ发展的因素和面临的风险,并且利用数理模型,定量分析我国QDⅡ产品可以采取的资产配置策略,最后提出几点笔者的建议。文章主要包含四大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对QDⅡ基本状况的介绍和总结。首先,介绍了QDⅡ的含义和基本状况;第二,简要介绍了这一制度建立和发展起来经历的四个阶段。第三,收集相关数据和资料,对我国现已推出的QDⅡ产品目前的经营收益和发展状况进行简要的概括和总结。第四,在阐述我国QDⅡ产品出海表现的基础上,分析没有取得预期收益的几大原因。第五,分析在我国推行QDⅡ制度的意义何在。第二部分,通过对选取的样本进行量化分析,研究目前我国QDⅡ产品的资产配置和收益状况。在这一部分中,笔者分别计算了前十大重仓股占比、股票集中度、行业集中度、投资区域集中度、夏普指数等指标,在此基础上,研究QDⅡ资产配置策略与其收益的关系。结果表明,过于集中的资产配置对QDⅡ基金收益产生了负效应。第三部分,利用马科维茨的风险-收益和VaR风险约束模型,继续进行量化分析。一方面,在金融、能源、电讯服务、非必需消费品四大行业中分别选取一只股票,利用均值-方差模型,分析应该如何将资金在这四只股票中进行有效合理的配置。另一方面,利用风险价值法对A股市场、传统金融市场以及新兴市场进行研究,分析QDⅡ在这几个市场中的资金配置比例。最后得出结论是,由于香港市场具有较高的独立性,因此,QDⅡ产品可以将资金主要投资于香港市场,这样有利于分散风险,同时,由于新兴市场具有较高的投资收益率,因此,可以加大在新兴市场的投资力度,实现在一个合适的风险水平上取得高回报。第四部分,二、三两部分量化分析的基础上,笔者对于在我国积极有效推行QDⅡ制度提出几点建议。主要立足于QDⅡ产品投资广度与深度的扩张问题。最后,总结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