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肝癌手术切除主要包括腹腔镜肝切除术(Laparoscopic hepatectomy,LH)和开放式手术(Open hepatectomy,OH)两种。由于人体肝脏的解剖特征,肝癌患者通过传统的OH治疗,创伤大、出血多、恢复时间长,从而影响预后。近年来,随着LH技术的不断发展、改进以及其大量的临床应用,加之其精确度高、创伤性小等特点,正在被逐步用于肝脏恶性肿瘤的切除,但LH其可行性及安全性正在探索中。通过对我省部分三甲医院80例肝癌切除术患者的回顾性研究,对比分析了LH和OH两种术式的临床疗效,总结了LH的治疗经验,为肝癌的手术治疗提供借临床依据。方法:选取自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省部分三甲医院(山医大一院、省人民医院)接受恶性肿瘤切除治疗的肝癌患者80例,并根据患者行手术切除方式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49例,其中观察组采用LH治疗,对照组采用OH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术中各项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总出血量,切口长度以及血流阻断),术后近期疗效(包括引流管留置时间,开始进食时间,镇痛药使用量以及术后住院天数),体温,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免疫应答,肝功能,术后并发症以及远期疗效,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比对照组长,而观察组的总出血量明显比对照组少,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中出现血流阻断的几率分别为11.67%(4/31)和48.33%(24/49);明显观察组效果比对照组好。LH组的引流管留置时间较短,开始进食时间早,术后住院天数明显缩短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H组的镇痛药使用量明显比OH组要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体温,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均有升高,且对照组升高更加明显,而术后3 d后开始恢复至正常,但LH组仍旧高于OH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大部分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LH组的体液免疫指标lg G明显高于OH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5天的各项肝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此时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肝功能恢复正常率分别为78.33%(24/31)和21.67%(11/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H组和OH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19.35%(6/31)和32.65%(16/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远期疗效相当,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H和OH在肝癌患者恶性肿瘤切除治疗中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相比较OH,LH具有切口小、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等优点,近期疗效明显更好。因此,LH是微创、安全、可行的肝癌治疗方式,在临床上值得大力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