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漏磁检测具有非接触、速度快、效率高等优点,成为近年来广泛使用的一种检测方法。本学位论文,针对架空管道(Φ57~Φ219 mm)规格多、工况复杂等给漏磁检测带来的工程难题展开研究,研制出管道漏磁外检测系统,并开展现场应用。首先,在对架空管道的检测工况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漏磁检测用可重构磁化方案;结合磁化器的设计计算,给出一套架空管道漏磁外检测系统总体方案。设计计算磁化器时,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架空管道三维漏磁检测模型,通过将存在通孔缺陷的磁场信号与无缺陷的磁场信号求差,获得了真实漏磁场信号,并通过存在通孔缺陷的磁场信号与无缺陷的磁场信号的比值,获得漏磁检测信号的信噪比。分析磁化器各个几何参数对架空管道内部磁场和缺陷漏磁场的影响,得到漏磁场随磁化器几何尺寸的变化规律,计算得到最优磁化器尺寸;通过对磁化器数量的仿真计算,得到检测不同规格管道所需的最优磁化器数目;并最终确定架空管道漏磁检测系统总体方案。其次,基于磁场计算结果,完成了架空管道漏磁外检测系统的设计与研制。该系统主要由自动爬行器、检测探头、信号无线处理单元和直流电机无线运动控制单元组成。基于电机驱动的爬行方式,可克服已有检测装置中手动方式劳动强度大的不足;检测探头采用刚性与柔性结构相结合的方式,保证检测信号稳定;基于2.4GHz Hz无线遥控技术的运动控制单元及采用WI-FI的信号处理单元,实现检测信号和远程遥控信号的无线传输,取代现有的有线电缆传输方式,提高操作的简便性,扩大仪器的适用范围。最后,根据无损检测要求,研究设计了包含通孔、刻槽、内外盲孔系列的漏磁检测试件,利用所研制的检测系统对其进行了系统测试,获取不同试件的漏磁检测信号特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现场应用试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检测系统现场适应性好,操作方便,检测效率高,信号稳定。本学位论文的研究工作为国家标准《GB/T 31212-2014无损检测漏磁检测总则》的制订提供了部分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