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领导俄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列宁始终把农民问题作为一个重大问题来处理。而土地问题是农民问题的根本,因此,列宁紧紧抓住土地制度变革这个关键环节来处理农民问题,关于土地问题的思想贯穿列宁思想始终。虽然列宁关于俄国土地问题的指导思想和具体政策发生过变化,但是他能够及时地发现问题,调整土地制度变革的思想和政策,以适应俄国国情。本文试图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列宁关于俄国土地制度变革的思想,进行阐述和评析,以期从中获得教益。论文正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列宁关于变革俄国土地所有权制度、实现土地国有化的思想。首先,理清列宁土地国有化思想的形成脉络,着重分析造成其思想前后发生巨大转变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阐述列宁的土地国有化思想对俄国民主革命和由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指导意义,并评述列宁关于实现土地国有化的“美国式”道路的思想。最后,总结列宁的土地国有化思想对与马克思土地国有化思想的发展。第二部分,主要研究十月革命后列宁制定和改革苏俄土地使用制度的思想与政策。主要阐述了以下几个问题:十月革命胜利之初,由于多方原因列宁采纳了农民的意见,制定了土地的平均分配原则;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列宁与农民在土地使用方式问题上产生了分歧,列宁的土地政策脱离了当时苏俄农村生产力的实际水平;列宁晚年采取了改革措施,一方面,取消了之前对农民的一系列歧视性政策,重新确立农民独立经营土地的权利,另一方面,尝试运用农民熟悉的经济手段来调整土地关系;介绍学术界关于列宁合作社土地使用思想的不同看法,并且提出笔者自己的观点。第三部分,主要论述列宁关于俄国土地制度变革思想的影响。一是对斯大林时期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的影响。斯大林错误地把列宁晚年的合作制与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共耕制画上了等号,实际上继承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列宁的思想,而不是列宁晚年的合作制思想。二是对中国的影响。虽然列宁和毛泽东都承认土地问题在本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但在具体政策上二人却有着不同的主张。建国初期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之所以会出现失误,很重要的一条原因是中共领导人混淆了列宁的共耕制思想和合作制思想。文章最后,笔者根据列宁的思想及实践,总结出改革土地制度必须遵循的两条基本原则:第一,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实际需要;第二,必须实现和维护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