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球蛋白对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婴儿术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kong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易发生肺部感染,传统观点认为其主要与血液动力学因素有关。但也有观点认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缺陷,且免疫功能状态与先天性心脏病的类型有关。先心病患儿的免疫功能近年来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研究资料表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既有免疫功能低下,又有免疫调节功能紊乱。人体免疫机制主要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有研究表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内辅助性T细胞(CD4)较正常同龄儿降低,抑制性T细胞(CD8)增高, CD4/CD8比值降低,进一步证明了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存在细胞免疫的低下。IFN-r和IL-4是由辅助性T淋巴细胞产生的炎性因子,主要参与细胞免疫反应,在正常情况下TH-1和Th-2细胞处于相对平衡状态,IFN-r和IL-4亦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有资料显示静注免疫球蛋白可促进Th1型向Th2型转变,通过调节Th1、Th2之间的失衡,调节细胞免疫。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中,紫绀型先心脏病患儿更多出现免疫功能异常,良好的免疫状态是提高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成功率的关键因素。且在心脏直视手术中,血液与体外循环管道的接触、手术创伤、组织的缺血再灌注损伤、体温的变化、内毒素的释放都可以诱发全身的炎症反应,包括补体、血小板、白细胞的激活,生成内皮素、血栓素、氧自由基、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炎症介质,这些炎症因子的释放与术后多器官衰竭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增强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免疫功能,减少炎症因子的产生,是提高手术成功率,改善预后的重要措施。本研究拟对部分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婴儿术后静脉应用免疫球蛋白,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技术,检测不同时段其体内IFN-r、IL-4浓度,通过与未应用免疫球蛋白组同时段浓度的比较,探讨免疫球蛋白对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婴儿术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为提高术后成活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提供临床资料。方法:2012年3月至2012年12月在河北省儿童医院心脏外科住院接受先心病手术治疗并符合以下条件的40例患者。入选标准:①所有病例均经体检、辅助检查及彩色心脏超声检查确诊为右向左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年龄1岁以内,体重≤10Kg;②所有患儿无其他脏器严重疾病史,无其它缺氧相关疾病史,无严重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史;③本实验经河北省儿童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将选定的患儿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患儿术后1小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静脉免疫球蛋白治疗,用量为1g/kg.d,疗程为2天。B组术后只进行常规的治疗。两组患儿分别在术前、术后0.5h、术后2d,抽取静脉血5ml。血样经离心、冷冻保存。釆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分别检测各时段A、B两组样本的IFN-r,IL-4的浓度。所有数据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多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手术及体外循环等因素对IL-4、IFN-r浓度的影响两组患儿在手术前及手术后0.5h体内同时刻IL-4、IFN-r浓度彼此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0.5h两组患儿IL-4、IFN-r浓度均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由术前至术后2d,IL-4浓度先升高后随时间逐渐降低;IFN-r由术前至术后2d内呈逐步增高趋势。2免疫球蛋白对IL-4、IFN-r浓度的影响A组术后2d IL-4浓度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B组术后2d IL-4浓度较术前明显升高,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2d时, A组患儿体内IL-4、IFN-r浓度明显低于B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术后0.5h相比,B组患儿术后2d的IL-4浓度约下降了20.08%,IFN-r浓度上升了17.80%,两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A组患儿同时刻IL-4浓度约下降约35.38%,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IFN-r浓度只上升了7.60%,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通过检测不同时段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内IL-4、IFN-r浓度的变化,进一步证实了手术及体外循环对于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部分患儿术后给予免疫球蛋白,可有效的降低因手术、体外循环等因素所致的明显升高,且可能继续升高的IL-4、IFN-r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术后细胞免疫功能紊乱状态。
其他文献
目的:筛选子痫前期患者与正常妊娠孕妇血清中的差异蛋白,对相关差异蛋白进行检测并初步探讨其在子痫前期发病过程中可能的作用机制,以期筛选出能够早期预测子痫前期的潜在血
背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一组进行性发展的慢性非感染性疾病,由于其发病率高、治疗费用高、预后差,成为全世界国家必须面临的严重挑战。慢性肾脏病患者具
目的:  采用磁共振成像(MRI)及X线断层扫描(CT)影像融合技术重建三维膝关节图像,在融合图像上研究PCL足印区解剖,为术前骨隧道定位和个体化、精准化PCL重建提供统一的影像学
目的:特发性黄斑前膜是一类无明显诱因发生于眼底后极部黄斑区的视网膜前纤维增生而形成的纤维细胞膜。该疾病可造成视力损伤,视物变形等。特发性黄斑前膜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