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师资格考试,又称医师执业考试或医师执照考试,是评价申请医师资格者是否具备从事医师工作所必须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考试。医师资格考试制度则是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只有经过医师资格考试,成绩合格后才能授予其医师资格的法律制度,它是一种医师执业准入控制制度。
本文从医师资格考试制度的性质、实施的意义入手,分析了中国医师资格考试制度的历史、建立以及在实施中不断改进和调整的发展过程,总结中国的医师资格考试制度存在考生类别多、多种考生学历和两级医师资格并存、传统医学的考试门类和报考资格的特殊性、政策指导下确定合格分数线等特点。同时重点分析中国医师资格考试存在的四大问题:依托行政体制的考试系统缺乏管理效率和能力、考生报名资格审核困难、考试形式和内容不能真实反映考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现有考试制度产生的不同类型考生对考试合格率和考试质量的影响等。针对存在的问题,通过对中外医师资格考试制度的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重点对完善中国医师资格考试制度提出了建议:第一,依托专门机构组织考试。改变现有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自己组织考试的模式,建立考试专门机构,加强考试管理。第二,完善现有的报名程序,加强后续监管工作。通过完善报名资格规定,利用计算机技术完善报名程序,加强后续监管等手段杜绝不符合要求的考生混入医师队伍。第三,改进和完善医师资格考试形式和内容。改进和完善现有的实践技能考试及医学综合笔试的内容和形式,发挥考试的真正作用。第四,多途径、全面提高考生综合素质。通过提高考生学历要求、建立不合格考生的培训基地、医师资格考试与医学教育紧密结合、医师资格考试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相结合等途径提高考生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