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学段的学生处于由儿童向成人发展的过渡阶段,这一时期的发展对学生一生都尤为重要。半个世纪以来无数专家学者预言,儿童青春期的绘画艺术发展将进入“冬眠期”。这一时期,如果能够给予适当引导,学生就可以平稳渡过青春期,继续艺术学习。如果引导不当,就会出现目前很普遍的一种现象: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失去了对绘画的兴趣进而不再绘画。在这一时期我们应如何根据不同学生的特质给予适当引导帮助他们顺利完成过渡呢?笔者认为应当以生活为蓝本,加强依靠视觉,知觉等感知力发展审美创造的意识力,帮助他们形成对客观事物的逻辑观察能力。而绘本教学因其兼具故事性,文学性和美术综合能力而进入笔者视野,因此笔者在攻读研究生学位时以绘本为主题进行了教育实践。本论文正文部分共由六个章节组成。第一章:阐述绘本教学的研究意义、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绘本教学在初中美术课堂中的实施进行可行性分析。第二章:针对本研究中涉及的绘本、绘本教学、连环画、漫画概念等进行辨析,明确本文研究范围。第三章:在进行教育实践前针对实践学校的老师和学生进行前期调查,得出:(1)无论学生和教师都很喜爱绘本;(2)对绘本的认识程度较低;(3)对绘本教学的认识普遍停留在绘本阅读教学。第四章:针对问卷调查的分析结果并结合文献,得出目前阶段绘本教学存在的问题,为教育实践做前期准备。第五章:本章节是初中美术课堂绘本教学实施部分。分为经典绘本解析-半开放绘本创作-自编自导绘本创作三个阶段进行。第六章:经过三个阶段的实践及实践效果分析后提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绘本创作适用于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但应注重创作题材、手法、展览方式等的多样化引导;(2)初中阶段,学生思维方式发生转变,因此在绘本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引导;(3)绘本创作不仅丰富了学生作品的多样性,而且还利于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但在进行绘本创作教学时教师需注意美术创作技法的讲授;(4)合理规划教学时间,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提高各方面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