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息肉合并不孕行TCRP术后的子宫内膜、妊娠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广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ny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子宫内膜息肉是妇科常见的疾病之一,是子宫局部内膜过度生长所致,可能通过机械梗阻和炎症刺激等影响妊娠的发生从而导致不孕。在子宫内膜息肉合并不孕患者的诊治中,TCRP术已被广泛应用,其术后患者妊娠率明显提高。但关于子宫内膜息肉的大小、数目及位置等因素与TCRP术后妊娠率的关系学术界仍然存在争议,还有待证实。目的:研究子宫内膜息肉合并不孕患者行TCRP术后的子宫内膜、妊娠状况及影响因素,对比单纯阴道超声检查、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不孕患者的诊断,特别是预测治疗的价值和判断预后提供有力的循证医学依据。资料和方法:1、收集2018年9月至2020年3月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就诊,临床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682例,均行TCRP术,并经术后病理确诊。选取符合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临床资料完整且完成随访)的子宫内膜息肉合并不孕的患者59例,其中包括有意愿于TCRP术后1个月再次行宫腔镜检查的患者32例;2、记录59例患者术前情况,包括年龄、月经史(是否规律、经量、经期等)、生育史、不孕年限、经阴道超声检查结果、宫腔镜检查结果;3、记录59例患者TCRP术中宫腔及内膜情况,包括宫腔形态、容积、内膜(色泽、厚度、均匀、血管形态等);息肉的数目、大小和位置;4、记录32例患者术后1个月再次行宫腔镜检查中宫腔及内膜情况,包括宫腔形态、容积、手术部位与非手术部位的内膜(色泽、厚度、均匀、血管形态,有无内膜覆盖,腺体开口,有无手术疤痕等);5、对59例患者进行术后随访最长时间为12个月,包括患者的月经情况,妊娠情况,妊娠方式,受孕时间;6、统计学方法:本研究采用SPSS 2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由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术后妊娠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所纳入的59例研究对象中,TCRP术前无异常子宫出血者31例,有异常子宫出血者28例。无异常子宫出血者TCRP术后月经较术前无明显变化;有异常子宫出血者中有26例症状较TCRP术前改善(即有效),占92.86%(26/28);2、所纳入的59例研究对象中,最后有41例患者自然妊娠,总妊娠率为69.49%(41/59)。不同时间段妊娠率:术后3个月期间内妊娠率为5.08%(3/59);术后3-6个月期间内妊娠率为16.95%(10/59);术后6-9个月期间内妊娠率为30.51%(18/59);术后9-12个月期间内妊娠率为16.95%(10/59)。经卡方检验,患者行TCRP术后6-9个月时间段自然妊娠率最高,TCRP术后不同时间段患者的妊娠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不同分组妊娠率:年龄20-29岁组妊娠率83.33%(20/24),高于30-35岁组妊娠率60%(21/35);单发息肉组妊娠率87.5%(28/32),高于多发息肉组妊娠率48.15%(13/27);息肉直径≥1cm组妊娠率86.96%(20/23),高于息肉直径<1cm组妊娠率58.33%(21/36);后壁组妊娠率82.61%(19/23)高于其它组,前壁组妊娠率40%(4/10),侧壁组妊娠率44.44%(4/9),息肉位于宫角部组TCRP术后妊娠率82.35%(14/17);原发不孕组妊娠88.89%(24/27),高于继发不孕组妊娠率53.13%(17/32)。经卡方检验,单发息肉、息肉直径≥1cm、位于后壁、原发不孕者术后妊娠率相对较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在20-29岁者妊娠率相对较高,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子宫内膜息肉的数目、大小、位置、不孕类型与术后妊娠率具有相关性(P<0.05);5、32例患者TCRP术后1个月再次行宫腔镜检查宫腔及内膜情况:所有患者宫腔形态容积基本正常,无宫腔粘连。其中内膜情况:满意者占81.25%(26/32);不满意者占18.75%(6/32)。其中多发息肉组不满意者占22.22%(4/18),高于单发息肉组不满意者14.29%(2/14);息肉直径≥1cm组不满意者占26.32%(5/19),高于息肉直径<1cm组不满意者7.70%(1/13);位于宫角部组不满意者33.33%(4/12),高于其它组,前壁组及侧壁组不满意者占0%,后壁组不满意者占14.29%(2/14)。经卡方检验,结果提示位于宫角部、直径≥1cm及多发息肉者术后内膜情况不满意者所占比率较高,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6、比较阴道超声检查及联合宫腔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59例经病理诊断证实为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中,阴道超声检查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76.3%(45/59);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符合率93.2%(55/59)。经卡方检验提示,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检查的准确率高于单纯经阴道超声检查,差别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子宫内膜息肉的数目、直径、位置与术后妊娠率具有相关性,其中单发、直径≥1cm、位于后壁患者术后妊娠率更高;2、TCRP术后以6-9个月期间妊娠率最高;3、子宫内膜息肉合并不孕患者行TCRP术后1个月子宫内膜全部覆盖并修复创面满意者所占比率高,子宫内膜息肉合并不孕患者行TCRP术后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和目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一种由躯体感觉神经系统的病变损伤或疾病所引起的疼痛,流行病学研究估计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患病率为7~10%。目前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机制尚不十分清楚,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以稳定神经膜电位、降低突触兴奋性,抑制异位放电及对症治疗为主,阿片类镇痛药物作为临床上最强镇痛药物,其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不仅疗效不佳,没有针对性只能对症止痛,而且具有较强的耐受和成瘾性,目前的这种现
学位
学位
【研究背景和目的】心肌纤维化是心脏重塑过程的重要事件,是多种心脏疾病病理基础的组成部分。它以细胞外基质异常升高为特征,导致组织顺应性降低、心功能受损,从而加速心力衰竭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泛素-蛋白酶体参与调控了心肌纤维化,而USP2作为去泛素化酶的其中一种,可以去除底物上的泛素来逆转靶蛋白降解,并调控许多细胞过程,如调控细胞周期和多种信号通路。本研究探讨了去泛素化酶USP2在心肌纤维化中所扮
目的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患儿母亲的胎盘组织中的NOD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炎症小体的蛋白质表达水平、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浓度水平,分析NLRP3炎症小体与
学位
学位
【背景与目的】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HSC)是决定造血作用的缔造者,即在生物体生命过程中不断产生的血细胞。HSC因具有能够实现自我更新和分化为多种类型血液细胞的潜能,来自骨髓和其他组织来源的HSC已被应用于治疗获得性或遗传性、恶性和非恶性血液系统疾病、遗传性代谢疾病、血红蛋白病、骨髓增生性疾病和免疫系统疾病等,所以HSC的体外扩增培养一直是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热
目的毛细支气管炎(Bronchiolitis,简称毛支炎)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其中以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感染最常见,但相关炎症因子在其发病过程中的具体机制及作用仍尚不明确。本研究探讨RSV所致毛支炎患儿血清中骨膜蛋白(Periostin)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