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源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保证。化石能源的稀缺性及能源使用过程中环境问题的产生,让能源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能源消费国。中国能源资源总量较为丰富,但人均能源拥有量较低。近年来,中国能源消费量持续增加,能源需求缺口变大。能源消费以污染较大的煤炭消费为主,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较低。江苏省是东南沿海地区经济最为发达的省份之一,能源资源匮乏,主要依赖省外调入及海外进口;广东省煤炭全部依赖省外调入,油气产量稳定,核电站数量全国最多;河北省资源丰富,能源消费过于依赖煤炭,环境污染严重。本研究从能源安全理论出发,构建能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利用SPSS软件,研究对象为中国2000-2014年及中国三大城市群: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所在区域的代表省份江苏省、广东省及河北省,通过点与面的结合研究,实现对以上地区的能源安全状况评价。并结合区域能源现状,提出相应的能源安全状况改善措施,为决策者提供借鉴与参考。本研究首先展开能源安全定义相关理论知识的总结,在此基础上,构建中国能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在中国能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进行删减,构建省级行政区域能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得出能源安全评价得分,分析其结果及原因,针对性提出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的能源安全状况:中国的能源安全主要的影响因子是能源供应因子及环境因子。近期中国的能源安全呈下降趋势,中国的能源安全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大。(2)河北省虽然能源安全整体状况朝向好的方向发展,但是能源现状却不容乐观。能源结构过于单一,第二产业占比过大,能源供应因子影响程度逐年加大。(3)江苏省的能源安全状况总体呈上升趋势,近期较平稳。能源结构持续改善,能源供应因子及环境因子的影响程度下降,对于能源质量的要求则逐年提高。(4)广东省的能源安全状况总体呈上升趋势,近期较平稳。能源供应因子的影响程度上升,环境因子的影响下降。(5)中国整体能源安全状况主要受能源供应因子及环境因子影响。能源供应安全是能源安全的关键。但环境因子的影响不可忽视。在倡导节能减排的今天,必须结合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