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个重要的语言资源,情态用以表达作者或说话人的“观点”和“态度”,因此情态是人际意义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情态的诸多表现形式被认为是人际意义的载体,说话者的态度或观点就寓于其中。通过情态分析,可以推断出话语对所描述事件或人物的态度和评价,实现人际交往的目的。情态意义是长期以来哲学,特别是语言学一直在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对情态的研究一直是语言学界的一个热点话题,但不同的语言学家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来研究情态,所以目前语言学界还没有一套公认的情态理论。然而,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情态的研究开辟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本论文以韩氏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基本理论框架,着重强调情态是语言的一个子系统,是实现话语人际意义的重要语言资源之一。文中论证,情态意义不仅由情态动词体现,人际隐喻、情态附加成分、情态形容词及情态名物化均可体现情态意义。本论文认为,语言总是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使用的,运用情态是为了有效地实现人际交往的目的,而语域则是话语情态体现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因此,本文以韩礼德的语域理论为着力点,注重分析语域的三个变量,即语场、语旨和语式对话语中情态表达的影响,分析主要涉及谈话主题、交际目的、交际者的角色关系以及话语的传递形式对话语情态的体现,并提出相应的话语策略。本文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研究情态在语域中的词汇语法模式来探讨情态在语域中的多维体现。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概述情态在话语传递中的重要性,然后介绍本研究的理论框架及研究目的、语料收集及分析方法和文章结构。第二章从哲学视角和语言学视角两个领域对情态研究进行历史回顾,特别是对韩礼德有关情态系统的回顾较为详尽,为接下来的话语情态分析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主要讨论情态意义的体现方式,并通过分析情态与语域三个变量的关系找出话语情态的语域制约因素。第四章运用语言实例来分析语域中的主要制约因素是如何影响话语情态的选择的,并得出话语情态的应对策略。第五章对本文做概括总结,简论研究的得失以及进一步研究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