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桡骨茎突月骨周围骨折伴脱位微创治疗的临床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介绍一种特殊类型的腕关节损伤—经桡骨茎突月骨周围骨折伴脱位的微创手术方式并评价其疗效。  方法:回顾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6例经桡骨茎突月骨周围骨折伴脱位患者,6例外伤患者均采用“C”型臂引导下牵拉撬拨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腕骨,结合小切口微型锚钉修复韧带的手术方法治疗。术后石膏牢靠固定,早期辅以功能练习。随访阶段均给与腕关节X线及CT检查评价,并利用Cooney评分评价术后腕关节恢复效果,患者术后随访时间4个月~20个月,平均12个月。  结果:6例患者术前腕关节掌屈0°~5°,平均1.3°,背伸8°~23°,平均14.8°,尺偏1°~7°,平均4.5°,桡偏0°~3°,平均0.8°,术后腕关节掌屈20°~70°,平均54°,背伸35°~63°,平均52.7°,尺偏18°~26°,平均22.3°,桡偏5°~15°,平均11°。所有患者无腕骨骨无菌性坏死、腕关节创伤性关节炎、腕关节不稳,仅一例患者随访期间存在腕关节疼痛及正中神经损伤症状。虽然患者腕关节术后活动范围与健侧比存在差异,但Cooney评分仅一例为可,其余均达到良及以上,患者满意。  结论:  1. “C”型臂引导下牵拉撬拨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腕骨,结合小切口微型锚钉修复韧带的手术方法是治疗经桡骨茎突月骨周围骨折伴脱位的一种可靠、安全、有效的方法;  2. 临床中提高腕关节韧带的修复的重视程度是保持桡腕关节及腕骨间稳定性的关键因素;  3. 微创治疗经桡骨茎突月骨周围骨折伴脱位可以减少腕关节韧带损伤,保护腕骨血供,降低了腕骨无菌性坏死的发生率。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蓝光导致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pigmentepithelium,RPE)细胞胞内钙离子浓度变化;L-型钙通道亚基α1D基因表达的变化;RPE分泌VEGF,bFGF及PEDF的变化及其与L-型钙通
本文主要探讨李少红中流露的女性视角和人文关怀,对导演电视剧的诗意风格进行解析,挖掘的独特魅力以及导演对人物个性、精神状态和男女两性关系的思考与追问.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与PET-CT检测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的相关性。   方法:临床收集30例非小细胞肺癌病人,所有病人均为初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