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Thunb.)DC.),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喜凉爽干燥气候,主要分布于江苏、湖北、河南,江苏茅山为其道地产区。以其干燥根茎入药,质地坚实,断面灰白并分布有朱红色油点,气味芳香,味苦而辛。用于治疗腹胀泄泻,风湿痹痛,风寒感冒,目昏夜盲等症状。本试验根据“3414”不完全施肥方案,共设置了9个试验处理组,通过研究不同水平氮钾施肥处理下茅苍术一个生育期内的生长指标、氮钾总含量、产量、有效成分以及化学指纹图谱,以探讨适宜茅苍术的最佳施肥配比,为茅苍术栽培提供科学指导。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施肥处理的茅苍术株高、SPAD值均高于对照,中、高施氮水平(N2:10N/667m2、N3:15 N/667m2)对茅苍术生长的促进作用高于低施氮水平(N1:5N/667m2),其中N2P2K3(N2:10 kg N/667m2、P2:8 kg P2O5/667 m2、K3:12 kg K2O/667 m2)处理对茅苍术生长的促进效应最大。2.茅苍术在第二年度生长过程中根茎中苍术素含量变化规律为先降低后升高;而须根中苍术素的含量在茅苍术的年度生长周期内随月份不断积累,表现为11月份>8月份>5月份。根茎和须根中的β-桉叶醇含量在年度生长周期内的动态变化规律均为先降低后升高。中、高施氮水平(N2、N3)处理下茅苍术地下部位苍术素及β-桉叶醇含量明显高于低施氮水平(N1)处理,显著高于空白对照;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茅苍术地下部位的苍术素及β-桉叶醇含量增加,在N2P2K3处理下含量均达到最高。3.5月~8月期间茅苍术不同部位钾含量均表现为须根>叶片>根茎,11月份则表现为须根>根茎。根茎总钾含量在5~8月期间变化不大,8~11月份中间显著增加;须根总钾含量随茅苍术生长周期的延长而增加;叶片中总钾含量在5~8份月显著增加。N、P施用量一定时,不同施肥处理间叶片、根茎和须根的钾含量变化趋势为:总钾含量随施钾肥量的增加而增大。P、K肥施用量相同情况下,叶片和须根的总钾含量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5月份和11月份根茎中总钾含量随施氮量变化规律与叶片和须根中的相似,8月份根茎总钾含量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4.根茎与须根中总氮含量5月~8月期间略有增加,8月~11月期间有所下降;叶片中总氮含量在5~8月期间呈增加趋势。在P、K肥施用水平一定时,茅苍术根茎和须根中的总氮含量随着施N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其总氮含量在N2水平下达到最大值,在N3水平则有所降低。叶片中的总氮含量随着施N水平的增加而一直增加,在N3水平达到最大值。N、P水平一定时,茅苍术叶片、根茎及须根中总氮含量均随着K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高,在K3(12 K2O/667m2)水平下达到最大值。5.在P、K施用量相同时,茅苍术鲜重、干重以及产量均随着N肥的施用量的增加先增高后降低,在N2水平达到最大值;茅苍术的折干率则随着N肥的施用量的增加而增高,在N3处理下达到最大值。在N、P施肥水平不变的条件下,茅苍术的鲜重、干重、折干率以及产量均随着K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高,在K3水平下达到最大值。6.对不同施肥处理下茅苍术化学指纹图谱的分析结果表明,根茎中可标定出17个共有峰,须根中可标定出14个共有峰。不同施肥处理下其共有峰的保留时间基本一致,说明不同施肥处理对茅苍术根茎中活性物质的种类影响较小。不同处理下相同共有峰的峰面积却差异较大,且随着施肥处理的不同其组分的变化规律也不相同,说明不同施肥处理对茅苍术根茎中活性物质含量的影响较大。不同处理、不同批次的茅苍术根茎和须根的化学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可见不同施肥处理虽然对茅苍术根茎中活性成分的含量高低有较大影响,但不影响其组分种类的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