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品位镍红土矿湿法冶金提取基础理论及工艺研究

被引量 : 15次 | 上传用户:liping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镍是一种重要的有色金属,广泛应用于不锈钢、高温合金、电池材料以及各种化工产品中。近年来,在全球镍消费持续下跌的情况下,我国镍消费仍以每年25%左右的速度增长,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镍消费国。世界陆地镍资源中有72%储存在镍红土矿中,但其镍产量仅占全球镍产量的42%。随着镍硫化矿的逐渐枯竭,镍红土矿已经成为全球镍资源开发的重点。湿法冶金处理镍红土矿工艺具有有价金属回收率高、选择性好、能耗低、目标金属产品类型多等优点,已成为低品位镍红土矿处理的主要工艺流程。本论文针对国内外三个不同矿区低品位褐铁矿型镍红土矿的性质和特点,开展镍红土矿湿法冶金处理基础理论和工艺研究,为低品位镍红土矿的工业技术开发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通过对国内外不同地区的低品位褐铁矿型镍红土矿化学成分、物相结构和元素赋存状态的分析,确定了适合的湿法处理工艺。青海元石山地区低品位镍红土矿中主要物相为针铁矿,镍和钻主要以晶格取代的形式存在于针铁矿中,且钴含量极低,选择采用还原焙烧-氨浸工艺处理;菲律宾Tubay地区低品位镍红土矿中主要物相为针铁矿,钴含量相对较高,具有回收价值,且主要以物理吸附的形式存在于氧化锰颗粒中,选择硫酸熟化焙烧-浸出工艺处理;菲律宾Mati地区低品位镍红土矿中的物相包括针铁矿、磁铁矿、蛇纹石和滑石,镁含量相对较高,镍主要以晶格取代的形式存在于针铁矿中,钴主要以吸附形式存在于氧化锰颗粒中,镁主要以非晶形和弱晶型镁矿物存在,选择常压盐酸浸出工艺处理。系统研究了镍红土矿还原焙烧-氨浸过程基础理论及工艺过程。热力学分析表明,还原焙烧过程可以将镍红土矿中绝大部分镍、钴氧化物被还原为金属态,同时使大部分的铁转化为Fe3O4;控制一定的氨浸条件,Ni、Co能以稳定氨配合物的形式溶出,Fe以Fe(OH)3沉淀形式进入渣中。确定了还原焙烧-氨浸过程的适宜工艺条件:原料粒度<20目,还原剂用量20wt.%,焙烧温度850℃,焙烧时间30min,氨浸温度40℃,氨浸时间10min,NH3/CO2=133:88,矿浆浓度70g/L通氧速率为0.1L/(min-g)。在此条件下,Ni、Co、Fe浸出率分别为83.1%、45.1%和0.12%,浸出液中Ni/Fe达到45.9,实现了Ni的选择性浸出。对还原焙烧过程进行了优化实验设计,结果表明:响应曲面设计有效地模拟了Co的浸出行为,确定了优化条件为还原剂用量20wt.%、焙烧温度930℃和焙烧时间30mmin,但在模拟Ni的浸出行为过程中出现了数据失真。研究了氨浸过程中Ni、Co的浸出动力学,结果表明:Ni、Co的浸出行为符合多相液固区域反应动力学模型,Ni、Co浸出反应表观活化能分别为18.07kJ/mol和8.99kJ/mol,均为固膜扩散控制过程。系统研究了镍红土矿硫酸熟化焙烧-浸出过程基础理论及工艺过程,分别采用了硫酸熟化焙烧-水浸和硫酸熟化焙烧-氨浸两种方法处理镍红土矿。热力学分析表明,镍红土矿中所有形式的金属氧化物都可以和浓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熟化产物经特定温度的焙烧处理,可以将Fe等杂质的硫酸盐分解成相应的氧化物,而Ni、Co等有价金属仍以硫酸盐形式存在,并通过浸出过程实现Ni、Co与Fe等杂质的初步分离;在氨浸过程中,提高总氨浓度有利于提高溶液中镍和钴的离子浓度,C032-的存在对镍离子浓度影响不大,但会较大程度地降低溶液中的钴和锰的离子浓度。确定了硫酸熟化焙烧-水浸的适宜工艺条件:水加入量20wt.%,硫酸加入量40wt.%,焙烧温度700℃,焙烧时间120mmin,原料粒度<80目,硫酸钠加入量4wt.%,矿浆浓度1kg/L。在此条件下,Ni、Co、Fe和Mn浸出率分别为83.3%、92.8%、0.8%和94.3%,工艺实现了Ni、Co对Fe的选择性浸出。浸出渣主要成分为Fe203,达到H62级赤铁精矿的品位和化学成分要求。确定了硫酸熟化焙烧-氨浸的适宜工艺条件:水加入量20wt.%,硫酸加入量40wt.%,焙烧温度700℃,焙烧时间30min,原料粒度<80目,硫酸钠加入量4wt.%,氨浓度为5mol/L,碳酸铵浓度1mol/L,矿浆浓度300g/L,氨浸温度25℃,氨浸时间为10min。在此条件下,Ni、Co、Fe、Mn浸出率分别为82.5%、61.0%、0.007%和22.1%。对硫酸熟化焙烧过程进行了优化实验设计,绘制了Ni、Fe浸出率等值线叠加图,确定了Ni%≥80%&Fe%≤5%的目标优化区域,对区域内条件点的验证实验表明实验数据与理论预测值非常吻合,说明采用响应曲面设计模拟硫酸熟化焙烧过程是非常成功的。研究了硫酸熟化焙烧过程中Ni、Co的硫酸化动力学,结果表明:Ni、Co的硫酸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21.45kJ/mol和34.81kJ/mol,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1.05和1.09,均为固膜扩散控制过程。系统研究了镍红土矿常压盐酸浸出过程基础理论及工艺过程。热力学分析表明,升高温度不利于各物相与盐酸反应的进行,且常压下FeOOH和Fe203不能溶解于盐酸。确定了常压盐酸浸出的适宜工艺条件:酸料比3:1,浸出温度80℃,浸出时间1h,矿浆浓度400g/L,原料粒度<80目,不添加氯化盐。在此条件下,获得Ni、Co、Mg、Fe、Mn浸出率分别为82.5%、70.3%、63.8%、63.7%和80.0%。浸出渣中仍存在针铁矿、磁铁矿、蛇纹石和滑石成分,但渣中蛇纹石和滑石含量相对原矿降低。研究了常压盐酸浸出过程中Ni、Co、Fe的浸出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Ni、Co、Fe浸出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71.64kJ/mol、68.73kJ/mol和98.52kJ/mol,均为表面化学反应控制过程。Ⅲ
其他文献
科技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针对性和操作性都十分突出的实践问题。本文将长沙作为个案研究,分析了科技创新与长沙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提出了科技
本文借助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来研究新闻英语中的隐喻翻译。新闻作为重要的大众传播工具之一,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随着中西方经济与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新闻翻译的作用也日
《诗经》是一部反映周代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描述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也蕴含着丰富的家庭伦理思想,而这些家庭伦理思想又为当代道德建设提供了源泉。本文在各位前辈学
随着高中思想政治课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广泛应用,高中思想政治的改革也就拉开了帷幕。广大政治课教师凭借着积极的工作热情和自身的创造性,对于高中政治教学模式进行了大量
威廉·福克纳的名作《喧哗与骚动》在叙事上是一部很有特色的小说。在小说中,过去和现在相交织,重复与省略时有发生,聚焦和声音灵活多变。这些共同构成了该小说复杂的叙事特
为了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多媒体、信息化教学是必由之路,教育现代化的前提就是教育信息化。伴随着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微课这一新的教育方式受到广
中小型企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中小型企业的融资问题是影响中小型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首先对我国中小型企业融资现状进行了分析,对其制约因
交互设计以重视产品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来达到满足用户体验的目的,通过提高"用户体验"和"产品可用性",来实现产品与用户间的互动。本文通过对交互活动中下意识行为的剖析,来达
歌曲翻译的特殊性对译者提出了较高要求。译者在翻译外文歌曲时必须从语言、文学和音乐三个方面细细斟酌并具备与其他体裁翻译不尽相同的基本素质。本文试图通过引用歌曲翻译
红土镍矿作为重要的镍资源,其冶金工艺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针对传统硫酸化焙烧红土镍矿能耗高、设备腐蚀大等缺点,提出以硫酸氢铵作为焙烧剂的循环法,高效利用红土镍矿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