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人类致力于发现新能源,创造新能源,但截至今日,仍不能撼动煤炭资源的地位,煤炭依然是最为普遍的矿产资源。由于煤矿的过度开采、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导致全球环境恶化速度也不断加快。煤炭资源开采之后所形成的废弃地严重占用了我国原本就匮乏的土地资源,严重威胁我们的生存环境。山西省地处黄河流域中部,煤炭资源查明储量2664亿吨,占全国资源储量的22.6%。我国约有百分之十的矿业城市的矿产资源已经枯竭,过度开采致使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甚至退化。矿业城市的建设模式多为“先破坏,后治理”,其生态环境已差强人意,现在还要面临经济衰退及生态恶化所带来的双重困境。长期以来,煤矿的过度开采不仅挤占和摧毁了土地,而且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和景观环境。通过对理论的深入研究,是为了用理论指导山西省煤矿废弃地资源整合的实践。山西作为煤炭大省,目前煤矿废弃地生态化改造设计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指导,尤其是在国家矿山公园这一新的景观形式出现的背景下,我们迫切需要专业的理论指导。本文通过收集整理国内外文献资料,深入学习成功案例,初步总结了山西煤矿景观融合现状,总结适应山西现状的的煤矿废弃地生态化景观资源整合的具体方法,旨在为指导山西煤矿废弃地资源再利用提出一些合理意见,达到一定的实践意义。对于山西煤炭废弃地生态化改造的研究具有典型性,对推动国内各资源型大省的生态化改造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第一章绪论:就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研究方法进行基本阐述,并对研究内容及框架思路进行了总结。第二章相关概念及理论:本课题研究的理论背景涉及到恢复生态学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以及大地艺术理论等。本章对课题研究设计到的相关概念及相关理论进行了论述与总结,并对国内外有关废弃地生态化改造的研究及改造案例进行了总结与分析。第三章山西省煤矿的废弃地现状研究:搜集整理山西省煤矿产业发展概况资料,并对山西省废弃煤矿进行实地调研,主要以太原市西山煤矿以及大同市晋华宫煤矿为调研重点,并结合对山西省其他煤矿废弃地现状的资料搜集进行分析,总结出目前山西省煤矿废弃地生态化改造的问题所在。第四章煤矿废弃地生态化改造设计策略研究:首先根据煤炭废弃地现状问题的总结和生态化改造设计的基本原则,筛选主要问题后整合出一套由土地复绿到到景观文化功能复合型的改造模式;然后依据生态化改造原则,制定出煤矿废弃地生态化改造技术方法。第五章煤矿废弃地生态化改造案例研究——以山西大同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为例:阐述大同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基本概况,并依据本课题研究的设计改造方法分析晋华宫煤矿废弃地改造模式及技术方法,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第六章结论与展望:对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对煤矿废弃地生态化改造设计方法的不足也做了阐述,并展望未来该研究方向的研究成果。本文主要研究在于通过对煤炭废弃地生态化改造设计进行开拓性的研究,探讨山西煤矿废弃地景观生态化建设的方法论和设计策略,最终实现对山西省煤矿废弃地的生态修复。在深入了解煤矿废弃地生态化改造的研究发展历程之后,主要以山西省的2个国家矿山公园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和实践的两个层面研究煤炭废弃地生态化改造。本文通过对理论和实例的研究,找到针对煤矿废弃地的生态化改造的策略及方法。为山西省煤炭废弃地的景观生态修复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支持。通过将生态化改造设计思想引入煤矿废弃地改造,从而促进相关领域的生态化研究,改善山西省煤矿废弃地挤占城市绿色空间、开放绿地空间严重不足的现状,希望指出一种新的改造理念。通过对国内外废弃煤矿等矿山改造、后工业景观建设发展的理论及实践的研究,探讨和分析了适应山西省、以至中国国情的基于生态修复理念的煤矿废弃地生态化改造设计新思路。